眼看着齐王建的诏书发到齐国的各个城池,一座又一座的城池纷纷放弃了抵抗,大开城门放秦军入城。这速度快得惊人,时间不长,秦军已经进入齐国腹地了。然而,咸阳那边却迟迟没有消息传来。
这让乔松心里不禁有些忐忑不安——坏了,父王生气了。
而此时的咸阳城中,嬴政确实怒火中烧!
乔松前后上报的那两份奏疏,嬴政一直扣着未发,尚未给出任何回复。嬴政虽然贵为大秦之王,可他毕竟也是一个有血有肉的男人啊!谁能忍受得了自己的女人背着自己做出如此不堪之事?
原本,乔松的处理方式还算妥当,将所有知情者全部掌控起来,等待着父亲来处理。因此,嬴政虽然恼怒,但对儿子的做法还是颇为满意的,起码儿子还是很懂事、很贴心的。
然而,当看到乔松的第二份奏疏时,嬴政差点当场杀人!都到了这般田地,他竟然还想袒护那个贱人!这简直就是挑战嬴政的底线!
虽然乔松在奏疏里已经详细地阐述了他的想法,并给出了充分的理由,但嬴政作为一个极其霸道的帝王,怎么可能轻易放过那些曾经背叛过他的人呢?
想要杀掉离秋吧,却又找不到正当的理由,这让嬴政感到十分为难。毕竟这件事必须要保密,如果有一点风声走漏出去,都会影响到乔松的地位。
嬴政对于那个背叛了他的女人并不在意,但他舍不得自己苦心培养的继承人啊。
因此,嬴政只能生着闷气,将奏疏留在宫中不发布。他心想:儿大不由人,真是让人烦恼啊!
不过,事情总需要解决,一直拖延下去也不是办法。
这不没多久,王绾等大臣们纷纷前来向嬴政禀报喜讯,告知齐王投降的消息,并询问嬴政究竟应该派谁去代表大秦参加受降仪式。
嬴政神色平静地看着眼前的一圈心腹大臣,淡淡地问道:“你们觉得,谁最合适?”
大殿内气氛凝重,众人皆沉默不语。
嬴政面色愁苦地说道:“寡人心中犹豫不决,难以做出决定。”
然而,朝中众臣皆是精明之人,他们敏锐地察觉到其中的异常。此刻,齐国地位最高的是昭武君,而提议投降齐国的也是昭武君。如今大王询问谁适合前往齐国受降,这显然是明知故问。可是,大王并非如此不明事理之人,那么背后必然有事发生。
因此,最好保持观望,等待事态发展。
嬴政扫视着周围低头不语的心腹大臣们,心中不禁燃起怒火。
就在这时,王绾似乎察觉到了嬴政的情绪变化,急忙站起身来,提出了一个相对保守的建议:“启禀王上,臣认为此次灭齐的首功当属昭武君,其次是蒙恬将军。因此,不妨让此二人一同作为大秦的代表,前往齐国接受请降。”
嬴政微微抬起眼皮,语气平淡地说道:“嗯......这次灭齐之战,蒙卿亲自率领大军,上阵杀敌,可谓是流血流汗,劳苦功高。而乔松,只是动动嘴皮子而已。所以就让蒙卿代替寡人和大秦,接受齐王投降吧。”
群臣听到这句话,心中不禁咯噔一下,但他们并没有表现出任何异样。
......
最终,嬴政的命令还是下达了下来,同时还有一封密信交给了乔松。
当乔松得知父王命蒙恬接受齐王的请降时,心中难免感到一丝遗憾,但他也没有多说什么。毕竟,这算是自己越俎代庖的代价。
至于那封密信,乔松拆开阅览后,不禁苦笑连连。毫无疑问,信中的父王将他臭骂了一顿,什么恃宠而骄,罔顾人伦,无君无父之类的词儿层出不穷,骂的那叫一个难听。
然而,信件的最后却让乔松有些内疚。父王虽然对他进行了严厉的斥责,但却并未对他的行为进行实质性的惩罚,反而要求他处理离秋的事情,不要留下任何尾巴。
其实,乔松早就猜到父王会有这样的反应。父王并不希望再次见到离秋这个女人,但对于乔松原本的计划又不满意,不愿让离秋背负着忠贞之名死去。因此,父王决定不让离秋出现在齐国纳降的仪式上,而是安排她在返回咸阳的途中病逝。
此外,父王还特别强调,所有知道这件事的人都必须消失。这意味着,乔松需要处理好离秋身边的一切,确保没有任何人能够泄露这段历史。
“把服侍离秋的侍女、仆役的名单全部给我拿过来!”乔松对着空无一人的房间说道。
“是,君上!”黑暗的角落中传来玄翦的声音,然后转身离去。
很快,玄翦拿着一张纸走了回来,恭敬地递给乔松:“君上,这就是您要的名单,请过目。”
乔松接过纸张,仔细看了起来。纸上密密麻麻地写着几十个名字,每个名字都代表着一个人的生命。
乔松坐在烛光下,目光凝视着那张纸,心中却思绪万千。他知道自己必须做出决定,但这个决定太过艰难。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乔松就这么静静地坐着,一动不动,宛如雕塑一般。他的眼神变得越来越复杂,时而愤怒,时而痛苦,时而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