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间,朝堂上陷入了激烈的争论之中。
初太后看着眼前的景象,心中暗自盘算着下一步的计划。
“首辅那,也只有十万人而已。可是北磐,据说至少有一百万。”
“是啊,兵力如此悬殊,我们拿什么抵抗?”
“听说梧国六道堂的宁远舟也带人赶去合县支援了。”
“梧国人怎么会这么好心?他们一定有所图谋。”
“合县现在可是我们安国的地盘,总不能将希望寄托在他国身上吧。”
“可此番首辅前往梧国,不是代表我大安与梧国交好吗?”
“这是两码事!”
“在北磐人面前,我们中原人理应同仇敌忾!”
“就是,在心狠手辣的北磐人面前,别说我们已经和梧国签订了合约了,哪怕是在战场中 我们也应该化干戈为玉锦,先解决北磐人。”
……
朝堂上的文武百官吵得不可开交。
初国公看着眼前混乱的场面,眉头紧皱。他深知此时必须有人站出来,否则局面将会失控。
于是,他深吸一口气,迈步走到殿中央,拱手向初太后禀报:“禀太后:臣认为,支援合县,刻不容缓!我们不能让北磐人的铁骑,踏入我们中原半步!”
他的声音坚定而有力,如同一股清泉流淌在嘈杂的大殿之中,众人纷纷安静下来,目光聚集到初国公身上。
“国公此言,甚得哀家之心。”初太后微微颔首,表示赞同。
她将目光投向朝堂下的诸位大臣,语气坚定地说道:“而且,李首辅飞鸽传书上,也提及了请求支援一事。”
听到“李首辅”这三个字,原本嘈杂的朝堂立刻变得安静下来。
李同光是一个令人畏惧的存在,他不仅武艺高强,更是位高权重。
如果谁敢得罪他,那么后果不堪设想。
因此,当提到李同光时,这些文武百官们都显得十分忌惮。
群臣瞬间变得老实起来,纷纷附和道:“太后所言甚是,国公所言甚是。”
他们的态度发生了一百八十度大转变,齐声高呼:“对对对,理应支援。”
甚至有人激动地喊道:“立即支援!”
还有人誓言要破北磐:“不破北磐誓必不还!”
看到这些臣子们如此轻易改变立场,初太后心中冷笑一声,但脸上却保持着威严的表情。
她接着问道:“既然大家都认为应该支援,那么不知道哪位爱卿愿意带兵前往合县呢?”
话音刚落,整个朝堂顿时陷入一片死寂。
所有人都低头不语,不敢与太后对视。
初太后不禁感叹,这些人平日里只会阿谀奉承,真正需要他们的时候,却没有一个人敢站出来承担责任。
正当初太后感到失望时,初国公正欲开口请愿带兵出征。
然而,就在这时,一个清脆而坚定的声音打破了沉默:“臣,愿带兵前往合县支援,还请太后恩准!”
众人惊讶地循声望去,只见初月站了出来,挺直身子,神情肃穆地注视着太后。
初月本是县主,但因李同光登上首辅之位,兑现了之前的承诺,将初月封为了手握实权的将军。
而这一切,也算是李同光对初月当初照顾其师父的一种回报。
“初将军,你可知道,战场乃是生死之地?”初太后并不愿意让初月亲自率军前往合县。
她自幼读书,深知那句“古来征战几人回”所蕴含的深意。
战场与平日的打闹截然不同,那里充满了无尽的危险和死亡的威胁。
作为初月的姑姑,初太后对这个侄女自然有着深厚的疼爱之情。
“回太后:臣知晓。”初月抬起头,目光坚定地望着上方的初太后。
“初……”初太后本欲再劝初月放弃此念,但此时初月却在堂下接着说道:
“然而臣无所畏惧!臣自幼喜爱习武,练就了一身好武艺。如今国家正值用人之时,臣理应为国效力。”
“而且,”初月补充道,“臣是带兵前往合县与首辅汇合,臣相信首辅必然能够击退北磐人,护好安国!”
见初月一脸的坚决,初太后无奈地叹了口气,转头看向了初国公:“国公如何看?”
初太后心里很清楚,以初月的性格和决心,自己是无法阻拦她的决定了。这孩子自小就好胜心强,有自己的主见。现在只能寄希望于她的哥哥能够说服她改变主意。
初国公微微皱眉,思索片刻后回应道:“太后,初将军说得对,依臣之见,让初将军前往合县并无不妥。”
他心里暗自叫苦不迭,其实并不想答应初月的请求,但又不敢轻易拒绝。毕竟阿月得知合县的情况后,早已迫不及待要奔赴战场杀敌了。
即使他表示反对,阿月也一定会想方设法瞒着众人独自前往合县。与其这样,倒不如让她光明正大地率领大军出征,至少能保证她的安全更有保障些。
初太后目光扫过下方的大臣们,问道:“各位卿家可有异议?”
“臣等无异议!”大臣们纷纷齐声应道。
他们都明白初月的决心已不可动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