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5章 《农政全书》 种稻翻棉
朱怡炅仅看农院呈递上来的奏章报告,便不由感叹,这徐光启简直就是天才!
其对农事、农政上的理解,哪怕到了几百年后,也依旧没有过时,甚至比后世的先进科学还要更为简单实用。
黄旭说:“陛下,臣与农院诸同僚经过几年试验,已成功验证徐公所著《农政全书》中,种稻翻棉之法是对的。棉稻轮耕不仅可以大幅降低田间病虫之害,而且腐烂根植也能进一步提高土地肥力,增加棉稻产量。”
农院做的试验,与后世基本没什么不同,都是选出部分试验田,并用数学的方法给每块试验田进行单独编号。
然后,再将这些试验田平均分成四组,并采取不同方法进行耕植试验:
第一组,按《农政全书》标准的种棉翻稻,前两年都种棉花,第三年改种稻谷。
第二组,三年全部正常种棉花,不做任何多余试验。
第三组,同样三年全种棉花,但第三年种棉方法按照《农政全书》中,采取补救措施。
第四组,三年全部正常种稻,也不做任何多余试验。
最终得出结论,第二组不进行补救的,第三年种棉花的害虫率直接激增了十倍到二十倍不等。
第三组进行补救的,则与前两年差异不大,依旧可以正常栽种棉花。
第一组采用种棉翻稻的,则比第四组纯粹种稻的,不仅病虫害更低,而且稻谷产量也略有提高,甚至土壤肥力也没有明显下降,施肥量也更少。
“黄卿辛苦了,农院诸君做的不错。”朱怡炅说道。
黄旭说话有些直,直接拱手道:“陛下,种棉翻稻之法既已验证可行,应当从速向民间广而布之。如今江南地区,由于新型棉纺机器(不是蒸汽机)的推广,原本百姓的棉花种植已经完全被扰乱。不少百姓为了能够赚取更多银钱,不顾第三年病虫害会激增的风险,依旧种植棉花,也没有人告知这些百姓如何补救。再加上一些地方官吏,同样将稻田改为棉田,并且招商兴建棉纺作坊。”
这就涉及到工业革命的第一波阵痛了,蒸汽纺纱机都还没推广下去,只是人力纺纱机大行其道,就已经开始对农业生产造成剧烈冲击。
百姓大量种植棉花,这并不能怪罪百姓,也不能怪那些商贾。因为百姓想赚更多的钱,而商贾也的确花了更多银子来采购棉花,甚至在地方兴建棉纺作坊。有了这些棉纺作坊,百姓民妇就能有更多机会走出家门,进一步解放生产力。
而那些改稻种棉的州县官吏,既是为了政绩考评,同样也是在让百姓赚取更多银钱。
这些地方官吏不少都是年轻人,烂的还没那么彻底,就算烂了,他们也不介意让百姓能稍微多赚一些。
而且,这也经过了皇帝、内阁首肯,还普遍都是收复了两湖地方这个天下粮仓后,才开始出现这类情况。
朱怡炅完全没考虑过,居然会有这样的后遗症,他没有生气动怒,点头说道:“朕知道了,还有什么,也都一并说出来。”
黄旭说道:“还有棉田重税,也应该降一些。”
棉田重税的问题,倒是真没想到,不仅皇帝没想到,内阁部堂们也同样没想过。
由于民间棉纺纱机大肆推广,虽然没有蒸汽机那么变态,但也比之手工纺纱要快了数倍,甚至十数倍,所以对棉花需求量也就更高。
朝廷自然要从中抽取重税,也是遏制商贾过度膨胀,扰乱市场。
却不想,市场确实没被扰乱,反而民间的棉花种植先一步被扰乱了。
简单来说,就是一块田被定性为棉田,因为棉花更贵,所以赋税也就比稻谷更重,尤其棉纺纱机推广以后,棉田的赋税进一步提高。但是棉田不可能真的只种棉花,可是种别的话,尤其稻谷,还要承担棉花的重税。
这哪个农民愿意?
所谓谷贱伤农,不外如是。
为了弥补损失,百姓就得硬着头皮,年年种棉花。
朱怡炅说道:“你说的,朕都明白了。你这个农院院长今后也不用再做了,直接当农部尚书吧!农院直接并入农部,原来驻地不用搬迁。至于农部官吏,就从户部之中抽调,包括户部田账册,朕也会下旨,让他们逐步移交农部。今后江南地区的棉稻轮耕,就全交由农部负责,朕会让户部与地方官吏全力配合。”
皇帝金口一开,户部权力再度遭到削弱,一个新的部院诞生,而黄旭则从原本的农院院长,直接越级升到了从一品尚书大员,几乎可以算是一步登天。
“谢陛下。”
饶是黄旭再如何不善言辞,这时也忍不住大喜过望。
朱怡炅想了想,又补充道:“黄卿也要注意,江南地区今后的棉稻轮耕,必须严格细化到乡镇。务必提前统筹规划,不可出现第三年,所有地方都在种植稻谷,从而谷贱伤农。而且,也要做好突发情况预案,对于地方私下里不遵守朝廷法度,第三年坚持要种棉花的,应该提前做好防治。”
“臣遵旨。”
黄旭连忙拱手应道。
这就要找精通历算数学的,进行统筹计算,将每个乡镇都能错开,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