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标……造富能力!”
“如果说第一条核心指标是偏客观因素,那么这一条指标便是偏主观因素……两者之间的关系类似于SWOT分析法里面的优势和机会。”
仿佛是在投三分篮似的,杨默将烟头精准地把烟头丢进了锈迹斑斑的撮箕里:“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老百姓如果都有钱,都能相对容易地赚到钱,那么这个城市就会进入一种正向循环中……有钱人和有钱人不断地做生意,小商户也会收益更多,哪怕开个包子铺,哪怕挑着扁担把自家种的菜挑到成立来卖,也能过的很好……从而吸引更多的资金、项目和人才进来,最终以后天胜先天,让城市产生强大的虹吸效应。”
扭头看了看眼中隐隐有光亮闪烁的土狗同学,杨默耸了耸肩:“事实上,你那位穆叔叔打的就是这个主意。”
“采用类似鲸落的手段,不以直接经济效益为考量目标,以商业地产作为切入口,依仗着这个行业超长的产业链和用庞大工人数,拉动县域经济的同时,也给一些人提供足够的造富机会,然后利用国人喜欢一拥而上的天性,用这块蜜糖,引诱更多人和项目涌入临邑县。”
说到这里,杨默点了点吕莹莹:“听过这段时间被炒的沸沸扬扬的【熊猫汽车】项目么…就连你家穆叔叔自己也承认,他的思路,就是学习这个项目。”
熊猫汽车?
听到这个最近快要被听到耳朵起茧的项目,土狗同学一愣。
在八十年代末的外商投资案中,最引人注目,也是最为蹊跷的是广东惠州的熊猫汽车投资案,一直到很多年后,它仍然笼罩在一层神秘的浓雾之中。
根据公开披露的信息,熊猫投资案的大致经过是这样的:一个叫金昌源的美籍南朝鲜商人,据称长期从事汽车零部件进出口贸易,1988年9月,他在阿美莉卡的特拉华州注册登记了一家名叫“熊猫汽车公司”(RMC)的企业,当月,他首次与惠州方面接触,宣称将在此地建造一个大型汽车工厂,规划用地81平方公里,投资10亿美元,年产30万辆轿车,并且全部出口。
当年12月,双方签订备忘录,1989年4月征地,熊猫公司在6月27日这个项目很像一块突然从天上掉下来的馅饼。它有很多值得回味的地方:
公司名称既为“熊猫”,那当是专门为中国而办的公司,然而蹊跷的是,这家号称年产30万辆的汽车制造工厂居然没有专业国际汽车商的背景,它选择投资的惠州,也不是汽配行业的基地,没有汽车制造的产业基础。
但是如果说它是一个骗局,却似乎又不太像,根据惠州政府对外的公告,熊猫公司的第一期投资2.5亿美元在奠基仪式前就已经到位,而且厂房也很快进入施工建设。
为了证实项目的真实性,内阁和广东主管单位派出了一个高级技术、法律专家小组,专程赴美对投资者的背景、资信、市场等进行调查,据称专家们参观了熊猫公司购买的冲压和发动机生产线等设备,还试坐了已经研制出来、据称市场零售价仅为6万元的小排量微型轿车。
最终,专家们得出的结论是:“熊猫公司的资金实力雄厚,投资者有战略远见,他们瞩目于下一个世纪。”
但不管如何,号称10亿美元的熊猫汽车投资案是当时华夏最大的外来独资项目,它受到广泛的关注,并被寄予厚望,在其立项之后,几乎所有的朝廷大院都曾前去视察过。尽管不少人对它的背景和真实动机抱有怀疑,但是仍然希望它是一块“真实的馅饼”。
而对于投资地惠州来说,熊猫汽车的到来顿时让它成为一块投资和投机的热土,南方媒体喊出“80年代看深圳,90年代看惠州”的口号,当地的土地价格在很短时间内暴涨,地产公司纷纷进入,最多时有1000多家,中心市区房价从每平方米200元被炒到了1.1万元。
在这个全国人均工资还不破百的年代,1.1万元/平方的房价有多疯狂,可想而知;
而这种泼天的富贵对于普通人的诱惑力到底有多大,从汽车工厂所在的淡水镇的人口激增曲线也能略知一二……在熊猫汽车没有立项之前,淡水镇拢共只有两万不到的人口,而在项目落地后,在短短一年的时间里就从两万人变成7万人,两年后更是急速增至20万,其中小有资产的“新市民”,更是不计其数。
且不论这个项目的真假,在区域经济发展中,一个具有巨大诱惑力的蛋糕项目,对于吸引各种外部资源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也正是有了熊猫汽车这个超级项目作为案例,后世各地在经济建设的工作中,才会对动不动就想着上马一两个大项目……虽然熊猫汽车最后被证实是一个巨坑,造成的损失也令人头皮发麻,但不管怎么说,毕竟里面的有些东西很有借鉴价值嘛!
………………
“穆叔叔的这个想法……我觉得没问题,挺好的啊!”
并不知道熊猫汽车项目猫腻和未来结局的土狗同学在回想了一下这个超级项目目前对于淡水镇的巨大促进作用后,很有些不解地看着杨默。
杨默有些无语地看着她:“我在之前就说过,国企一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