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初这几年,算得上是改革开放以后最风云激荡的几年,由于众所周知的缘故,这段时间里,大部分人的视线都集中在国内的种种大事和变幻莫测的国际关系上。
事实上,如今你随便买份报纸,至少有3/4的版面,全是关于国内外大事的报道、分析和讨论的内容。
但古怪的是,在铺天盖地的时政内容中,这几天忽然有一则不太一样的新闻杀将了出来,一跃成为德州地区最受关注的黑马不说,随着其余地区新闻媒体的转载,竟然很有些成为鲁西地区当下第一民生热点话题的意思。
《致富探秘……817肉鸡,默默百炸辉煌背后的第一功臣》
这便是当初那篇报道的标题名字。
经过大半年的各种折腾和扩张,毫不夸张地说,默默百炸已经成为齐鲁地区,甚至是中原三省最耀眼的商业品牌之一;
虽然由于1.5元/份的鸡排对于大部分民众来说依然存在着价格门槛,使得默默百炸的实际消费群体数量至今没有超过300万,但这无损于它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想想也不奇怪,在这个KFC都还没没把第三家加盟店开起来的年代,五百多家加盟店的规模,委实是除了供销社之外的第一连锁品牌。
而众所周知,默默百炸之所以能够在短时间内竖起那么大一个牌子,除了他们很会整活,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连续上了好几次社会新闻之外,最主要的原因,其实是在于他们那亲民到令人吃惊的价格……在这個物资其实不是那么充裕的年代,1.5元一份的鸡排售价,以及这个数字代表的成本控制能力,足以让所有的跟风者绝望。
所以,当有一篇文章去深度挖掘默默百炸的秘密,并且告诉大家,默默百炸之所以能把成本控制的这么低,根本不是因为他们在管理这块有多强,而仅仅是因为大规模采用了817肉鸡作原料时,这则报道所引起的轰动效果可想而知。
而既然能够被称为深度报道,那自然不可能只是写上几句自己的猜测,引入一两则未经证实的小道消息就能糊弄了事。
实际上,这篇最初刊登在德州晚报的文章,用了足足两个整版,分别就技术来源、品种介绍、目前商品鸡的主要谱系、出栏时间、饲养成本/料肉比、抗性分析/病损率,饲养环境/技术难度等板块内容进行阐述……甚至就连公/母鸡屠宰率、半净膛率、鸡胸率等屠宰性状,也用表格栏+数字的形式,给你分毫不差地写了出来。
什么叫专业?
这就叫专业!
这年头,大家都看惯了文字报道和模糊的分析猜测,哪里见过这种通篇数据表格和图片的新闻报道?
虽然那些数字看得人头皮发麻,许多专业术语也让那些非相关人士看的一脸茫然,但却愈加让人相信了这些内容的真实性。
当然,能够冠以“致富”这个标题,引起那么大的轰动,并且被鲁西各地媒体纷纷转载,肯定没那么简单……毕竟如果这种信息只是对于那些跟风商家有价值的,只是让他们能致富话,新闻根本出不了德州地区不说,浪费了整整两个整版的那位编辑,估计也得挨板子。
这则深度报道之所以能在短短一个星期不到的时间里成为民生类新闻的黑马热点,其实真正的原因归结于两点:
1、这篇报道指出,817鸡肉鸡不但凭借着自己生长周期快、料肉比低、抗性好的特点,成为了当下国内饲养成本最低、大规模饲养效益最好的肉鸡品种之一;而且这种小型肉鸡的皮肉相对紧实、风味好,使用场景极为广泛,远超过当下被炒的火热的白羽鸡。
不但可以用于鸡排,还能适用于扒鸡、熏鸡、卤鸡、烧鸡、白砍鸡等对于整鸡原料要求比较高的菜品;
如果你是用于普通菜品的冰鲜肉类原料供应或者定制化原料供应,那这种817肉鸡的使用场景就更广泛了……不管是各种型体的白条鸡、西装鸡、童子鸡,817肉鸡都能在最短的时间里以最经济的成本根据市场需求饲养出来,甚至如果市场有需要的话,各种鸡肉部位,都可以借助817肉鸡的杂交技术,实现局部性状调整。
总之,根据预测,哪怕是现在国内处于经济寒冬期,但鉴于我国是鸡肉消费的大国,五年之内,这种817肉鸡的市场年需求量至少也是3亿羽以上,而随着未来民众经济生活水平的提升,十年内超过20亿羽以上的规模不在话下。
2、817肉鸡不是完全意义上的肉鸡;准确地说,这是一个肉蛋双用的小型鸡种。
或许大部分普通人并不明白这句话的含义。
但文章里指出了,“可肉可蛋”这四个字意义非凡,这种特性决定了817饲养户的抗市场风险性和周期性要远比单纯的肉鸡或者蛋鸡要强的多……平常的时候,靠着低廉的饲养成本和两个月一茬的出栏速度来给养殖户创收;遇到鸡肉价格出现大幅下跌的时候,只需要调整一下饲养方式和饲料配比,它就能成为蛋鸡,靠产蛋和尾货来保障养殖户提供收益。
而“小型鸡种”这四个字,则意味着817肉鸡跟炒的沸沸扬扬的白羽鸡具有着完全不一样的社会价值。
前者只能在养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