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工作,考试号牌不可发错。”
“帘子,围屏都要挂好。”
“吃的也预备好,有些时候呢!”
办事媳妇丫鬟们规规矩矩的听着,累虽然有些累,但太太都叫她们‘考官’、“引导员”,活了这么多年岁。
居然还能当个官儿?
尤其那几位被推选出来评判厨艺、绣活和针线的媳妇丫鬟,专门得一个‘考官证’挂在脖子上,别提多新鲜了!
主持的事情交给赖嬷嬷,赖嬷嬷得了一张‘主考官’,唯恐在旁人面前高兴显得不矜持,只能回家偷偷乐。
第一轮初试,考核的是‘体、劳’两科,看门婆子井然有序,给考生发号牌,由小丫鬟分批将人领进来。
首先第一批,就将那些说话不成调子,身子有疾,滥竽充数的人筛掉一批,再带进预备的偏院。
赖嬷嬷还是头一遭文绉绉的说话。
今日她们穿的都是上回家中新做的衣裳,靛青比甲和褚色群,又统一盘着圆髻插着差不多款式的银簪。
赖嬷嬷脖子上还挂着主考官的牌子,十分庄重。
“诸位能来,必是有一技之长着,今日初试,参加者每人三两补贴,入复试者,每人十两,太太说了,还请诸位不要藏私,展示才华。”
当下就有人被唬住,脚底一软就跪下去。
几个考官心里便觉得不成,在那位考生号码下面画了一个叉。
负责厨艺考核的班子率先出来领人:“请随我去灶间。”
随后是木雕石雕的那一组,各自带着自己做好的一样物件让考官评判。
赖嬷嬷道:“几位好手艺……上前来。”
贾敏自己不想坐在位置上,仗着个子小,趴在帘子缝往外看。
贾敏像发现了什么大事,蹲在那儿冲史苗招手:“母亲你看……”
又想起自己这样有失仪态,讪讪站起来,赶紧挨到母亲身边。
史苗和贾姝等人正在品评刚刚厨艺上做面点考生带来的糕点作品。
史苗问贾敏:“怎么了?”
贾敏指着当中一个穿着绿袄粉裙子姑娘:“母亲你看她的手,若经常雕刻,怎么会有这么白嫩的手?”
这姑娘瞧着也就十六七,是当中最年轻的。
史苗把贾敏按在凳子上:“乖乖,稍安勿躁。”
外面雕刻组的考官已经在布置任务:“太太也有几块石头,还请诸位先打个线稿……”
有没有真才实学,一试便知。
果然,贾敏发现蹊跷的粉裙姑娘,一到真枪实干就露了馅儿,考官依着史苗的培训,并不多话,默默打分。
木工组的考核也差不多,荣国府预备了木料和刻刀。
命题考核:“请做个鲁班锁。”
绣娘针线考生人数最多,考核也最快,荣国府不缺针线上的人,一看你绣品花样,针脚,再让在绣架上绣几针,缝补针线和针法,懂行的人一看就能估量出水平。
参加初试者结束考试以后,成绩并不是当场就出来,依着荣国府的章程,会在十日后放榜。
考试结果考官的打分只能做参考,最后还是要由太太和几个姑娘定夺。
几个姑娘倒是新鲜,一会儿看看木雕组,一会儿又在一起讨论绣品,还有品尝厨艺组的菜色,考生都走了,天色擦黑,史苗催她们去吃饭,姐妹四个才作罢。
一路走着,还商量三日内必定要把进入复试的人都定下来。
贾姝又担心,要是后面还有更优秀的人,不知道消息错过了初试,又该如何……
史苗前面走着,听姑娘们叽叽喳喳说话,脸上挂着笑。
忽然从前面转角的假山后面窜出一个人,噗通一声跪下。
“太太……姑娘,给太太请安,给姑娘请安。”
史苗被吓了一跳,但还是耐着性子:“起来吧,别跪来跪去的。”
几个媳妇连忙打着灯笼跟过来。
是王大丫。
一个媳妇小声责备:“规矩白教你了,别惊着太太和姑娘。”
太太不喜欢大吼大叫骂人,她们现下也不敢破口大骂。
王大丫又磕了两个头:“小的知罪,小的只是……”
史苗这几日也没问关于王大丫的事,荣国府上下都在忙考核,估计没空把她送回去。
史苗耐心问她:“你有什么话,慢慢说。”
王大丫支起身子,眼里满是恳求:“太太,小的也会木工,小的和父亲学的,还会竹编,听说太太在找这样的人。”
后面有个媳妇发出一声嗤笑。
史苗听不出来是谁,但大概能猜出另那些人的心思。指不定怎么嘲笑这小丫头呢!
等她们几个一去,王大丫肯定少不了要被冷嘲热讽。
自己爬不上,也不许旁人爬上去,见不得别人一点好。
史苗做主:“给她工具和材料,让先做样东西,我们瞧瞧成不成。”
王大丫只顾着嘭嘭磕头:“多谢太太。”
史苗又强调了一遍:“不可为难她。”
说完,就带着几个姑娘走了。
王大丫等人都走远,还跪着不起来。
一个老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