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延宗等人无需思考,便深知这个理由会让杨驰深信不疑。
这是由中原王朝历代国情所决定的,这一事实如同钢铁般坚固。
中原历代王朝自古以来,一直稳坐天下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位,犹如璀璨的星辰吸引着众人的目光,其向心力之强,犹如磁铁吸引铁粉。
自大秦以来的一千多年间,中原王朝如同一座巨大的灯塔,吸引着海内外的“四夷”纷纷前来朝贡,从而孕育出了独特的古代对外交流体系——朝贡体系。
这一体系不仅仅是政治上的交流,更是文化、商业、经济的碰撞与融合。
而随着“朝贡”而来的,是一系列繁忙而充满活力的商贸交易活动。
原本这应当算天大的好事,可中原各朝对朝贡国一直秉持着“厚往薄来”的政策,这种慷慨与宽容的态度,如同一股温暖的春风,吹拂着朝贡国的心田。
朝贡国进献的贡物,代表着他们对中原政府的“尊崇”与“敬意”。
而中原政府以远远超出市场的价格购买这些贡物,其中蕴含的不仅是中原王朝的气度,更是对朝贡国的尊重和友好。
这种行为背后所传递的情感,如同春日暖阳,温暖而宽厚。
当然这些都是官方解释,实际上,维持这种朝贡体系并非易事,它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
在盛世之时,国库充盈,那些花费对于王朝而言,不过是九牛一毛,微不足道。
但在很多时候,中原王朝面临着国库空虚的困境,彼时,为了维护所谓的“规矩”,他们不得不咬紧牙关,自己勒紧裤腰带,忍受着艰难与困苦,也要坚持走完流程!
比如羌族曾经向大齐进贡的羌刀,市场上每把最多不过三千文,但大齐给羌族的定价却是每把十两!
这其中的差价,令人咋舌。
大齐的此番举动,并非不知市场行情,而是出于对羌族进贡这一行为的重视。
他们宁愿自己承受经济上的压力,也不愿让羌族感到怠慢或轻视。
向中原王朝朝贡简直就是一桩暴利的买卖,这让两帮羌族的权贵们为了争夺朝贡的资格,不惜大打出手!
大齐朝廷上下得知后,激动地集体 高 潮。
除了赐予丰厚的钱财,中原王朝还会回赠大量精美的丝绸和瓷器。
这些赏赐不仅价值连城,更是代表着中原王朝的尊贵和荣耀。
此外,朝贡国的使臣们还会得到"大赏",只要有贡品献上,就会得到赏赐。所赏之物皆是稀世珍宝,价值不菲。
稍微有点头脑的人都能明白,中原王朝接受四夷朝贡实际上是在充当冤大头的角色。
四夷只是随意献上一些微不足道的土特产,就能获得数十倍甚至更多的赏赐。
而且,这些朝贡使者在途中的吃喝用度也是一笔巨大的开销。
这种不平等的朝贡关系,让中原王朝陷入了一种尴尬的境地。
他们虽然明面上风光无限,但实际上却在不断地失血。
然而,为了维护王朝的尊严和面子,他们又不得不继续这种朝贡制度。这其中的无奈和悲哀,令人唏嘘不已。
有识之士屡屡站出来,义愤填膺地指责朝廷的这种行为简直是“量中原之物力,结各国之欢心”,这分明就是在打肿脸充胖子,自欺欺人地花钱买小弟!
可悲地是,中原各朝的君王大臣们为了满足自己天朝上国万邦来朝的虚荣心,即使明知那些无耻的蛮夷只是以朝贡为幌子来敛财,却仍旧心甘情愿地纵容这种行为。
大梁立国后,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地放任此事!
后来,周边的小国们都得知去大梁朝贡能够获得数百倍的利益,于是一个个争先恐后地前往朝贡。
就连周、魏、齐、代财政困难时也会放下脸面去大梁讹骗一笔钱财来,甚至出现了有人冒充一国使者的荒诞景象。
这一幕幕,让人痛心疾首,那些君王们的虚荣和短视,不仅让国家蒙受了巨大的损失,更是让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而那些周边小国,为了自身利益,不择手段,丧失了最基本的尊严和道德,实在是令人不齿。
果然,杨驰接下来不再唧唧歪歪,问东问西,反而乐滋滋地向他们表忠诚。
顾延宗自然是抚慰激励一番,让他下去列个名单,他们会助他一一铲除。
不仅如此,顾延霖等人还或明或暗地暗示他可以趁机假公济私,将一些能威胁他的部落或者人一起除掉。
杨驰越听越激动,眼睛闪烁着明亮的光芒,泪水如决堤的洪水般涌出,他被感动得一塌糊涂,哭得稀里哗啦。
此刻,他无视在场众人的阻拦,一心只想拜年纪比他小一轮的顾延宗等人为义父。若不是顾延宗等人极力推辞,他们恐怕当场就要收获一个比他们还大的“好大儿”。
接下来,杨驰心中的复仇之火被点燃,他踏上了一段杀戮的旅程。他带着六方联军身佩大刀,手捧诗书,站在道德的至高点上,以道德为武器,一路闯荡,以德服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