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您已经帮了我们很多了,您总不可能帮我们一辈子,就送我们到这吧。”
孩子们纷纷开口,都要去福安堂。
这么多孩子,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力。
大家纷纷将视线投了过来。
听到孩子们七嘴八舌的话,大家被唐施打动。
在场的捕快劝道:“不用担心,我们福安堂的条件虽然简陋了些,但孩子们都能吃饱穿暖,比跟在你身边好多了。”
见唐施仍在犹豫,捕快给出了一个建议:“你实在担心的话,我就和福安堂的管事说一声,让你在那住上些日子,若是你觉得福安堂的环境还不错,就将孩子们留下,若是不满意再来找我,我给你找个大一点的宅子。”
这次唐施没再犹豫,选择和孩子们一起去福安堂。
捕快拎了一大袋子东西,也不知是什么,就带着他们向外走去。
“走吧,我带你去福安堂。”
虽说是福安堂在坊市口,其实位置相较来讲还是比较偏僻安静的。
福安堂的占地很大,远远的,唐施就看到了福安堂的牌子。
“这就是福安堂了,别看这好像很偏僻是的,但其实离坊市也不算远。”
“离这最近的是医馆。”
“万一孩子们生了病,也能尽快就医。”
捕快一边带着唐施往里面走,一面和唐施讲解。
“陛下很重视福安堂,只是目前可惜陛下分身乏术,很多事情都处理不过来,即便是这样,陛下也会时常来福安堂看一眼,所以不用担心孩子们会受欺负。”
“而且留在福安堂照顾孩子们的,都是一些真心喜欢孩子的良善之人,都不是坏人。”
捕快敲响福安堂的大门,一位老者缓缓开了门。
看到捕快,对着捕快恭敬的行礼。
“这位大人,深夜前来可是有什么事?”
捕快点了点头,露出了身后的唐施和孩子们。
“新来了二十几个孩子,孩子们的年龄大多比较偏小。”
“外面冷,快进快进。”
老人举着灯看了一眼,便招呼着孩子们进去。
孩子们走进福安堂,发现福安堂真的很大,里面有很多的房间。
一个管事披着袍子,匆匆走了出来。
“大家先去书房坐一会,我这就去收拾住处。”
书房很大,能容纳很多人,孩子们坐在书房,不住的打量着周围的环境。
不一会儿,就有嬷嬷端上了些馒头小菜,还有稀粥。
每人都有。
孩子们的相对分量小些,精致些,到了唐施这,上了满满一小盆馒头。
“大家都饿了吧,快吃些东西填填肚子,住处一会儿就收拾好了。”
嬷嬷慈爱的望着孩子们:“看你们一个个瘦的,怪可怜的。”
“是怪可怜的,这些孩子都是被家人舍弃的,是这位小兄弟救了他们,小兄弟不放心,想来福安堂住些日子,陪陪这些孩子,就劳烦嬷嬷多费心了。”
嬷嬷笑着打量着唐施:“是个好孩子。”
唐施都二十了,还被人称作是孩子,白皙的脸上浮上了一丝薄红。
捕快将手中的袋子放在了地上:“嬷嬷,这些东西劳您发给他们,我还有事就先走了。”
等到捕快走后,嬷嬷打开了袋子,将袋子里的东西露了出来。
“这里面的是陛下给你们发的口粮,还有些布。”
“口粮不多,但是够你们吃上几日的,而且你们来这里的三个月内都是有补贴的,每日都会有差役送到坊市口,大家自己去取。”
“三个月后除了老弱病残以外就没有补贴了,所以小兄弟要在三个月以内找到合适的工作才行。”
朝廷开仓放粮,都不一定能放满三个月。
这叛军倒是大方。
看来是个有钱的主顾。
唐施点了点头,只要是用心找,三个月内一定能找到活干。
只是,还不知道嘉南关能不能坚持到三个月以后。
对于这次打仗,他并不看好。
“还有些布料,这些布料够每个人做两身衣服的,我看小兄弟也不是个会做衣服的,就由我来做吧。”
“好。”唐施望着嬷嬷手中的布料,眼神微动。
其实他还真会些针线活,做个衣服想来是不成问题的。
唐施垂下头静静地喝着粥。
粥里的米是小米,很是养胃,粥里还掺着养胃的药材。
想来是担心他们饿了许久,猛然间吃这么多会伤了脾胃。
过了一会,住的地方收拾出来了。
唐施跟着看了一眼孩子们住的地方。
住的地方不能说多好,但很干净,被子都是新的,摸起来十分松软。
嬷嬷端来水,给孩子们都洗了脚,然后擦干净才让小孩子们上了床。
这段时间孩子们住在破庙里,白天躲在地下,晚上躺在破庙的地上,何曾舒舒服服的睡过觉。
孩子们上了床,不一会就沉沉的睡着了。
刚刚那位管事则带着唐施前往了一个大通铺。
“今日太急了,公子就和夫子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