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谨言摇了摇头。 他或许知道一些上古传说中的名琴,如周代的‘号钟’,春秋的‘绕梁’,汉朝的‘绿绮’,东汉的‘焦尾’…… 但是,他哪里认得出这是具什么古琴。 只不过,看它的外观,就知道它跟琴室中那些制式,一模一样的普通琴具,完全不可同日而语,难怪能被阳伯清老师称之为‘名琴’。 “此为‘雁响’。” 阳伯清倒也没有故作玄虚的意思,见顾谨言不识得,便直接回答道。 随即,他伸手轻轻抚摸过这具古琴上的琴弦,琴弦发出轻轻的“铮”的一声,隐隐又是一声清脆的雁鸣飞出。 “此为我的琴道老师赠送给我的,不过老师早已作古,这具古琴我使用不多,后来有了更好的琴后,它便在此闲置了,但是它于我的意义,不同凡晌。” 说到这里,他看向顾谨言,深深地道:“因为此琴,代表著——传承!” 顾谨言下意识地明白了些什么。 果然。 阳伯清继续道:“老师传我此琴,我自然也要将此琴传承下去,所以才设下了那么一个考验,只是没想到,不到一月,你居然就领悟了琴意,这就是天意啊。” 说完,他指著琴身,道:“此琴长约三尺六寸五分,代表一年有三百六十五天。” “琴面为弧形,代表著天。” “琴底为方形,代表著地。” “琴身有十三徽,代表一年有十二个月加闰月。” “琴身七弦,前五弦分别象征金、木、水、火、土,后二弦分别是周文王和周武王所加,所以又叫文武二弦,加起来,古琴才被称之为文武七弦琴。” “好了,此琴从此便是你的了,好好善待它。若有朝一日,你不再需要它,便找一个人,传承下去,就和我,我的老师一样!” 说完,拍了拍顾谨言的肩膀,从旁边的木桌下,取出一个黑色的琴盒,递给顾谨言。 “是!” 这一刻,顾谨言才明白此琴的份量,它或许不是最好的,但一定寄托了老师的殷殷厚望。 它代表著一份古琴的传承,而这份传承,显然不是谁都能承接的。 于是,他深深地朝阳伯清鞠了一躬,这才抱起雁响琴,装入琴盒,背在背上。 离开之前,他又继续朝老师鞠了一躬,这才退出房间,轻轻关上房门。 站在楼梯口,深呼吸一口气,顾谨言迈开大步,朝著学子士舍的方向走来。 乐学课便是每天的最后一课,既然已经从琴室离开,便没有回去的必要了。 而且顾谨言也想尝试一下,这新到手的古琴雁响,是否真与琴室中的那些普通琴具不一样。 不过,偶一回头,望到身后那一栋一栋,木质的小楼,顾谨言忽然怔了一下。 “楼!” 他终于想起,自己那日,为何在漩涡奇境中,看到“汉阳”二字,会觉得熟悉了。 因为有一首诗,就叫《黄鹤楼》。 而且,这是一首千古名诗,其中就有两句,名叫“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后来,这首诗还被改编成了歌曲,在经典咏流传中演唱。 而其中最让顾谨言喜欢的,恰恰就是这两句,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简直百听不厌。 难怪顾谨言总觉得汉阳这两个字熟悉。 原来汉阳对面,就是黄鹤楼啊,这可是千古名篇,南宋严羽《沧浪诗话》评此诗,为唐人七律第一。 这当然有争议,但足以说明它的份量,一旦写出,只怕能震惊天下。 只是可惜,现在还不到它出世的时候。 因为顾谨言,还没有机会踏出北海,更没机会前往黄鹤楼。 不到黄鹤楼,直接把这首诗写出来,那不叫扬名,那叫作死。 而且时间不对,地点不对,味道不对,可能糟蹋了这首诗。 于是顾谨言下定决心,以后有机会,不管为了什么,黄鹤楼也是必定要走一遭的。 装逼,不是。 人前显圣的事,哪能少得了这首诗。 …… 回到南三号士舍,郭兴扬,宋时彦,张宝欢三人还没回来,毕竟老师虽然走了,课程可还没结束。 众人可不敢如顾谨言那般轻易翘课,毕竟他是被老师带走的。 谁也不能多说什么。 看著空荡荡的士舍,顾谨言走到床榻边解下琴盒,放置于床榻一侧,然后自己脱掉靴子,上床盘膝坐下,打开琴盒,然后小心翼翼将雁响琴捧了出来。 将其横置于膝,顾谨言深吸一口气,再次弹响了‘单父曲’。 这一次,有了阳伯清老师的解说,顾谨言对于琴中深意更有了解了。 这就是一首圣道教化之曲,圣人弟子宓子贱使用琴曲,教化单父县的父老乡亲,将红尘万丈所有事情,都融入了琴声中,身不下堂而单父治,这就是琴曲治世的典范。 而知道了这一幕,再弹此琴,感受就截然不一样了。 更多的红尘气息,从琴弦之上升腾而起,弥漫成烟,这些气息凝聚成成千上百的小人,或下地劳作,或树下休憩,或照顾小儿,或牙牙学语…… 世情百态,人情往来,都在其中。 弹奏雁响琴,顾谨言感觉更易静心,定神,亦更容易催发出这琴中红尘之意,显然,名琴和普通琴具,的确大有不同。 将来,若顾谨言能踏入琴道第一境,入境,演化琴道异相,想必自然更加容易。 若要演化琴中杀伐,威力自然也跟普通木琴不可同日而语。 这就是名琴的珍贵之处。 好的古琴,的确更能发挥琴道的威力,有的甚至本身便是一件异宝,珍贵无比。 若能注入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