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说,刘升刘大人真得很能操心啊,郁锦音刚坐下,刘升就带头跪下了,意思是他们也可能犯了某个错误请女帝责罚。
问就是说话的艺术,刘升当然不可能直白问女帝这帮大臣们犯了什么错?八卦之心再火热,也得看是对谁。
“与你们无关。”郁锦音一句话把刘升打发了,然后叫来吏部的官员宣布考试结果。
刘升等臣苦着脸,百思不得其解,不过大家的注意力很快就被名次吸引了。
“起居郎李光,起居郎李元青并列第一名——”
“马焕之,第二名。”
“曹传甲,第三名。”
“龚俊桂,第四名……”
念完后,考功员外郎将答卷分发给官员们查看。
首先,郁锦音拿到了两位起居郎并列第一名的答卷,李光拿第一名才是正常的。
他原来是皇帝,八岁登基,八岁前三岁识字作诗,五岁便读完了所有史书,当年的帝王才子,勤奋度就算放到历史上和那些已经建功立业的先帝比,也是惶不多让的。
唯一败就败在了郁锦音的手上。
所以说他拿不到第一名才怪了。
李光不光有整治敏感度,甚至连天文术算也涉足很深,考功员外郎出的题就算再刁钻,也难不倒他。
李光这份答卷,不得不说很完美。
但是如果没有看过李元青这份更加完美的答卷,几乎所有人包括郁锦音本人都要认为商部尚书的位置非李光莫属了。
郁锦音把李光的答卷交给大臣们传阅。
大臣们一边看一边赞叹,等看到了李元青的答卷后,众臣一开始奇怪:“为何有两张纸?”等看完后,所有人一齐沉默了——
原因无它,李元青所有的答案都写了两份。
一份答卷用当朝古人的思维写。
另一份用纪录片里现代人的思维写。
这种现代化的思维,郁锦音在小飞上开会时无数次说过,也举过例子,但是一百多分考卷里,只有李元青一个人运用了现代人的思维。
只有李元青一个人想到,这份试卷可以用两种思维去作答一份试卷。
只有他一人意识到,商部,是一个无限接近现代化的部门......这份心思,已经赢了全部竞赛者。
更遑论,他古代的答题思维并不在李光之下,笔走蛇龙中,自有少年的城府。
大臣们扼腕叹息。
李光啊,多好的一个机会,但是李光再次败了。
如果他没有失败,假设女帝一直拿不出她所谓的后嗣,等女帝需要人才继位时,大臣们蛮可以提出用李光或者李光的后嗣继位,前帝李光才华无双,天下除了女帝便只有李光适合了,那时既名正又言顺......
大臣们又将视线重新放到李元青的答卷上。
仔细看,他的解答方法其实也多写了几种。
字隽秀飘逸、又不乏刚健有力,很显然,其人笔法不止一种,他答题用的是官方通用的正楷,但是封名落款处,却有一种挥毫落纸如云烟的潇洒。
许多大臣反复望着他的正楷笔迹和落款,再次长叹一声。
世上就是有那样一种人,别人十年磨一剑,他能磨十剑。
前帝李光在宫中长大,各方面都是名师精细教导,和师出无名、半路出家的李元青一比较高下立分。
李光看完李元青的答卷,也无法可说了。
就算他心有不甘找借口说女帝私下里给李元青透题,可是那字迹出卖不了人——单单凭他的字,李元青出去混迹当个书法大家绰绰有余了。
他一手美字是何人教授?女帝教授?他跟在女帝身边才多少年呢?
答案说出来,李光的脸只会更肿。
郁锦音宣布:“李元青任商部尚书,李光任商部侍郎,其余人选由吏部定。”
至此以后,二人不再是起居郎。
郁锦音身边的起居郎由原来的姚起居郎和刘起居郎担任,这两人年纪也才二十岁左右,样貌周正,郁锦音吩咐的事情也都细心体贴地记好,于是换起居郎这件事郁锦音很快就适应了。
第二天正式上朝,李元青身穿紫色官服,带着金鱼袋来了。
他来的早,立在三三两两的大臣中,俊俏的脸在秋风晨露中盛似芳国名花。
三三两两挨过揍的大臣们凑过来,主动攀好李元青,李元青没多想,客气地同他们交谈起来。
聊的多了,有个大臣示意起来:“李尚书高升后可曾拜见女帝陛下?”
“还不曾……”李元青想了想,自己确实该拜谢一下女帝,是女帝救下他,赐给他今日的一切。
李元青沉浸在回忆中,官员们也没再出声打扰。
只是临到最后,其他官员来了后,李元青听到身后有议论声说:
“李尚书来的好早,我等去打个招呼吧?”
“也好,去去就来,但是千万别再乱说话惹恼女帝了……”
“谁还想挨板子啊,走走,打声招呼,别的不说。”
李元青心里奇怪时,这几位来到他面前,恭恭敬敬问好,连神情都郑重了几分。
李元青跟在女帝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