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候的人很保守。
孙向红也是个守规矩的人,平时在众人面前是起带头作用的存在。
孤男寡女,主动喊住王建国,王建国挺意外的。
肖寿根忙着清点物资,带着会计走了,没有注意到只留下孙向红和王建国,王建国却不能不注意这个。
做为副场长,他自己作风问题要注意,更不能坏了别人的名声。
结果,有些出乎他的预料。
恰好这时一阵风吹来,吹乱了孙向红的头发,她将凌乱的碎发别到耳后,微微一笑,“这是从旁人那学来的办法,我们大家试了,挺管用的。”
王建国道了谢,点头要走。
孙向红喊住他,“王建场别急,我有个想法,想和你说一下。”
王建国又停下来,“孙同志,你说。”
“山上雪大,每天折返营地一半时间浪费在路上,我有个想法,大家可以留在山上,住的问题好解决,雪这么大,大家可以挖雪洞,吃的我们女职工做好送过去。”
王建国说,“这事明天叫过肖场长,咱们三个讨论一下。”
孙向红看着他,“王场长,这次营部派五十个职工上山,可见任务艰巨,冬天天气变化大,不知什么时候又刮大烟炮,隔三差五耽误几天,咱们等得,就怕山下各个农场连队等不得,那你就这么等着不想想办法?”
王建国这次没有直接接话,孙向红说到营部派下的任务,他再敷衍,被人知道,会认为他不重视上面派下的任务。
只是孙向红以教训的口吻说的话,王建国心中又有不喜,这些日子待在山上,李学工与孙向红之间怎么相处的,他都看在眼中,李学工看重孙向红,他却极其不认同。
做为场长,没有领导能力,而不是被职工带着走,谁是领导都弄混了,又如何管理好一个农场?
再一想,这是柈子农场的事,毕竟他只是一个外人,何况孙向红这样的人,他见过不少,能力强,脑子有想法,能抓住任何机会,谁知道将来的运程什么样,面上还是要给足对方面子的。
这些,也不过是王建国一瞬间的想法,想通之后,便说,“那就一起商量一下吧。”
两人去了物资那里,肖寿根数着物资,赵永梅拿着手电照着本子在上面记,王建国等肖寿根统计完最后一项,让孙向红先说。
听完孙向红的想法,肖寿根问,“你们送过去的食物,到那边一路也凉了,大家干一天活,再吃凉东西身体也抗不住。咱们的任务是重,但是也不能忽视职工们的身体。”
他也没有完全否决孙向红的提议,“明天去伐木点看看,不行就搭个临时窝棚,在里面放上油桶,这样你们带的馒头也能热了再吃。”
孙向红兴致很高,“还可以匀些白面出来炒些油茶面,让大家和馒头一起吃。”
那都是要在山上住下后要考虑的事,谁知道会不会实现,肖寿根并未多说,紧了紧身上的棉大衣,提醒大家别冻到,抓紧回窝棚休息。
几个人散了,孙向红和赵永梅结伴回了窝棚,离开时她往王建国离开的方向看了一眼。
外面黑的伸手不见五指,何思为她们这里就有了声响。
孙向红的闹钟响了,闹钟是压在被褥里面的,窝棚里的人都能听到,又不会传到外面影响到男职工们的休息。
何思为观察过,每天睡前,孙向红调好时间,都会将闹钟塞到她脚下面的褥子下面。
开始的几天没想明白,后来时间久了,也慢慢品出来了。
不动声色的叫女职工都起来,还不会打扰到男职工。
窝棚里烧着炉子,也冻头皮。
何思为前些天是戴帽子睡,可是白天戴了一整天,帽子就是湿的,晚上戴着不舒服,后来几天她就只用围巾把头包住,睡的时候再缩到被子里。
孙向红点亮了煤油灯,她起来,身边的赵永梅和胡娟相继也起来了。
天这么冷,谁也不想从被窝里出来。
何思为深吸一口气,一股脑的坐起来,不给自己赖床的时间,不然一直磨蹭下去,反而觉得起床更痛苦。
天寒地冻,所有的东西都被冻的梆梆硬。
更不要说窝棚外面什么样。
何思为是不想出头,却也不想受那个罪,她说,“孙知青,咱们就在窝棚里做饭吧。”
唐爽也赞同这个提议,“是啊,窝棚里的炉子比灶台做饭方便,还暖和,咱们在窝棚里做饭吧。”
孙向红早就穿戴好等着大家,何思为提议后,她端着说她想一想。
赵永梅却也赞同这个,“我觉得这个提议不错,左右窝棚都要烧柈子,不如就在窝棚里做,咱们也不用去外面冻着。”
胡娟声音温和,“其实我早就有这个想法,一直没勇气提。”
五个人,有四个人同意,孙向红若是反对,自然要失人心。
她笑了,爽快的说,“能在有限条件下,改善条件,让大家不那么辛苦,咱们就这么来。”
说话是一门艺术,孙向红又很懂这门艺术,上一刻她表露出来的迟疑,下一刻看到大伙都同意后,一句话就变成了她参与提出来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