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糙米、粗盐、棉花、桐油、麻绳、铁锅、蜡烛、牛车……”李雪梅接过来,一张张念,繁体字什么的不在话下。
念到牛车,一家人瞪大眼睛,重复道:“牛车?”
“黄牛四年壮,高四尺七,长五尺三,配车架,银二十八两整。”闫玉垫着脚尖,飞快的念出纸上的字。
“嘶!一头牛,要二十八两?”闫老二声调都不对了。
想他被二十两银子的赌债压的喘不过气来,一头牛就顶了还富富裕裕。
“不光是牛,还有车,全算一起二十八两。”闫玉解释道:“车架不好做,得用好木头,不然受力不够,车轮子要一点点手工磨,费时费力,大小也不是随便做,要按牛的体型定制,一副车架完工时日不短,再说这牛,才四岁,刚好成年,能使很久呢。”
闫老二看看女儿,问她:“你咋知道的?”
“呵呵!”闫玉偷摸的瞄了她娘一眼,还能咋知道,看书竟增加一些奇奇怪怪的知识。
“五十两,去了二十八还有二十二,难怪竟买些便宜货。”闫老二嘟嘟囔囔。
米是糙的,盐是粗的……
唉!
生活不易,只能叹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