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清暄得了亚元,说来也巧,第三名的得主正是林渊。
三年前宋清暄是院试第一,林渊第二,如今三年之后,宋清暄是乡试第二,而林渊是他后面的第三名。
结果出来之后,林渊笑着捶了宋清暄好几拳,直言自己又棋差一着,屈居他之后。
在淮安书院读书的这三年,他们两人同处一班,已经成了特别熟悉的好朋友。
每次书院里的大小考试,林渊都比宋清暄差一些,若是宋清暄第一,他就是那个万年老二,这个名声都在书院里出了名了。
乡试结束之后,府衙举办了鹿鸣宴,宋清暄与林渊两人一起参加,也见到了本次的乡试解元。
那是一个中年男子,之前也是倒霉,因为守孝耽误了好几年,这才在而立之年考中举人。
这也是宋清暄的不幸,若是没有这个人在,他就是本次的乡试第一了。
但人生本就无常,面对大家的议论,他却稳得住,能考中就很是不错了,名次又有什么所谓。
他的目标是早些高中进士,成为阿姐的后盾,如今自己才十五岁就得中举人,三年之后,也可以如同林大人一般,十八岁高中进士。
自己早些考中,就能早些做官,日后景玉长大了,自己入朝为官,也能给景玉多些支持。
林家主母是京城荣国府嫡女,不过她父亲已经去世,家里兄长又没什么出息,等自己当了官,阿姐与景玉就不会被主母拿捏了。
鹿鸣宴过后,宋家多了好些上门提亲的媒人,都是看中宋清暄小小年纪就考中举人,觉得他前途无量,想早些接亲的人家。
这其中有城中富户,还有书香世家,以及低阶官员。
宋清暄一一推拒了,去林家拜见了林老夫人与林如海之后,就赶紧收拾东西回了淮安书院。
书院清静,至少不会被这些人打扰,他现在还没参加会试,还没最终达成目的,并不着急成家。
他现在可谓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哪里愿意因为成亲的事情,耽搁了自己读书的步伐。
宋清姝也是支持弟弟的做法的,他才十五岁,着什么急,至少也要十八岁之后才考虑。
在这个时代男子不同于女子,反正男子二十岁成亲都不晚。
眼看着舅舅考中了举人,景玉也对学习读书产生了浓重的好奇心,每次林如海过来,他都要缠着父亲询问读书的相关事情。
见景玉如此好奇,林如海想了想,便开始教他读千字文百家姓等启蒙书籍。
算起来景玉是康宁二十一年底生的,现在才一岁半,虚岁也才两岁,说话也才刚刚学会,说的都还不太清楚。
林如海现在就教儿子读书,实在太早了些,让林老夫人都有些惊讶。
一般来说,大家族里的孩子,都是三岁才开始启蒙,那个时候的孩子,已经会走能说了,是启蒙的最早时间。
也是因为这样,这些大家族里的孩子,才能更早的考中进士,步入官场。
但像林如海这样,孩子才刚学会说话就拉着读书的,实在太早了些。
林老夫人委婉的说了说,让儿子不要着急,循序渐进才是,免得累到了孩子。
林如海也是冤枉,儿子好奇非要缠着自己学习,他也是顺着教了教,估摸着时间的,没打算把孩子累着。
毕竟他现在就这么一个孩子,哪里敢把孩子伤着累着。
见他有分寸,林老夫人一边惊讶于孙子的聪慧与好学,另一方面也放下心来。
当夜,她对着林家列祖列宗的牌位絮絮叨叨说了许久,感慨宋姨娘所生的孩子有多聪慧,是个可造之材啊!
景玉就这样跟着父亲认字,每日只学一小会儿的时间,并不贪多。
又因为宋清姝也跟着林如海在学习绘画,所以景玉累了之后,就会跟着宋清姝这个母亲去画画,这也是陶冶情操的一种好办法,也算劳逸结合了。
从周太医过来到现在,也一年多过去了,贾敏的身子还是没动静,她好不容易升起来的希望,也随着时间慢慢变淡。
有景玉这个大少爷在,老爷去桃芜院的时间越发长久了,自己这个正室夫人,真是毫无存在感。
贾敏倚靠在窗边坐着,明明外面阳光正盛,景色也好,可她心里却一片阴霾。
往事历历在目,曾经的举案齐眉,到后面的怀疑与疏远,到现在的冷落。
贾敏对林如海这个夫君已经淡了,她只想,只想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孩子。
也想告诉大家,自己能生,也想让自己的后半辈子,能好过一些,不至于像现在这般,如同一个行尸走肉。
可老天是真的残忍啊,一次次让自己升起希望,又一次次变得失望。
贾敏不知道自己还能坚持多久,也不知道自己还能不能达成心愿。
或许真的是看她不顺眼,八月方若薇生下她与林渊的长子,而九月时,后院的方姨娘也诊出有孕的消息。
这是继三年前怀孕之后,方姨娘第二次传出有孕的消息。
此消息一出,整个后院都沸腾了,大家都不约而同想起三年前的事情,对方姨娘这一胎,也格外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