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千千小说网>其他类型>大明之崇祯拒绝上树> 三十六 白手套们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三十六 白手套们(2 / 3)

天空中有蒙蒙细雨,打在脸上一片冰冷,瞬间把困意洗了。

“爷,伞。”王永庆急忙过来。

“没把你们提上去,感觉很失落?”朱由检问道。

“奴婢不敢。”

“不敢不是没有,朕理解你们,但是记住,你们是潜邸老人,朕的心腹,之所以不提拔你们,是有更重要的事情。”

“爷,奴婢真无怨言。”齐本政说道:“对奴婢来说,陪在爷身边就有地位,宫里的各位大太监,谁不高看?”

“行了,不多说,心里知道就好。”

说着闲话,到了皇极殿,诸臣次第进来。

礼仪结束,朱由检说道:“朔望朝礼仪繁复,时间冗长,国朝体大,事务巨多,岂可浪费在此?

诏令,取消十五望朝,初一朔朝照旧,非有必要,可不进言。简化奏言流程,如常朝。”

“臣遵旨。”群臣内心一喜。

不论想摸鱼的还是想做事的都不喜欢开会,朔望朝又臭又长,取消了才好呢。

“陛下,臣有奏。”礼部尚书来宗道出列。

“准奏。”

“礼部拟定先帝谥号并庙号,请圣裁。”

谥:达天阐道、敦孝笃友、章文襄武、端靖穆庄勤哲皇帝。

朱由检看了没问题,批了。

“熹”者,微弱晨光,意思是为皇帝死的太早而感到痛惜,没有能能发出他的光辉。

天启皇帝朱由校十五岁登基,二十二岁驾崩,确实符合“熹”字特点。

不好不坏。

礼,孝,治国基础之二,不可能略过去的,朱由检没有多纠结,果断批了。

杨肇基请募兵,这是必要的程序,准奏并打钱。

袁可立出列,奏:“军旅,国之大事,必事权一而后号令行,人和协而后胜算得。

然势敌则交诿,力均则相击,自非审问以期,何由出令制胜!

先帝于宣、宁、关、蓟、宁远、东江等督抚外,分遣内臣协镇,一柄两操,侵寻滋弊。

比来内外督、抚意见参商,嫌疑萌构,彼此自命咸称赘员,得且相蒙、失且相卸,封疆事重,其能堪此!

矧宦官观兵,古来有戒。

请陛下朕罢各镇守内监,一切相度机宜俱听经、督,约束吏士,无事修备,有事却敌,便宜调度,无负委任不专、体统相轧以藉其口。”

意思是古代的教训,宦官监军不行。

要么勾结地方蒙蔽皇帝,要么相互夺权,还经常贪污受贿没事找事,而总督经略打败仗经常把锅甩给监军太监。

最后这个理由说到皇帝心坎里了。

太监,皇帝甩锅专属,岂能给大臣们用?

就比如辽东局势败坏,世人多怪太监高淮,称之为“高淮乱辽”。

万历二十四年,高淮到辽东开矿、征税,二十八年发生民变,三十六年发生两次兵变。

由此,国人认为是高淮败坏了辽东局势。

朱由检不认为高淮是无辜的。

太监求的是什么?

割鸟报国?

呵!

所以到了地方上要敛财享乐。

但要说高淮一个搞垮了辽东,简直是搞笑。

同时期派出的矿监不是一个两个,都差不多鸟样,各地大多有民乱兵变,为什么就辽东一坏不可收拾?

其实熊廷弼的奏章中能看出一些端倪:“况辽人浸染胡俗,气习相类。贼杀其身及其父母妻子,不恨,而公家一有差役,则怨不绝口。贼遣为奸细,输心用命,而公家派使守城,虽臣以哭泣感之,而亦不动。”

意思是辽人欺软怕硬,认为建虏杀人正常,公家摊派不正常。

一方面是惯出来的毛病,另一方面是地方压榨太甚,抗拒心理严重。

到了大臣们的嘴里,就全是高淮坏了全局。

宦官监军没鸟用,那肯定不给地方甩锅王机会。

“诏令,各内官速驰驿回京,原领在官器械、马匹,如数交督、抚分给诸将,以备战守,开数具奏。其自备器械、马匹,带回勿阻。”朱由检降旨。

“陛下圣明。”袁可立夸了一句,又道:“臣尚有奏。”

“准。”

“昨日,督修潜邸信王府宦官李永贞强征原京营兵卒劳役,顺天府置若罔闻,臣请彻查。”

貌似自己的锅,随口吩咐李永贞去修信王府后忘记了。

朱由检略感尴尬,说道:“都察院查顺天府,东厂查李永贞,具奏呈报。”

“臣领旨。”

似乎是皇帝的让步给了大家信心,刑部主事耿应昌出列,奏请:废除东厂。

皇帝瞽聩可还行?

莫说朱由检,崇祯也不得答应啊。

先把这货刀了……不行,李二的鸟被憋死都忍了,朕岂能不让朝臣说话?

朱由检问道:“首辅如何说?”

“臣以为不可。”黄立极言简意赅地表达了态度,才慢条斯理地补充道:“目下魏忠贤方去,东厂上下惶恐,锦衣卫亦然,贸然裁撤,恐生祸端。”

好一手太极拳,全然没打服耿应昌,他道:“东厂初设时成祖直辖,后以宦官提督,开宦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