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字片由仁义礼智信五条街组成,整体呈发散式排列。五条街汇聚一个中心,向四方延伸,整个的占地不小。
而在五条街交汇的地方,是一个小广场,百货商店、邮局、银行、派出所等等都有,算是光字片的商业中心, 卫生所也在这里。
卫生所面积挺大,开门一进去,就能闻到消毒水以及其中炉子烧煤的烟火味。整体分作四区,一是摆着七八张白色单人床,以供病人吊瓶休息。一是货柜上陈列的各种常用西药,还有占据一面墙的中药柜子。王言对这些东西还是比较熟的, 中医涉及到传承, 传承涉及到年代,那中药柜子一看就是有年头的。
还有一个区域, 就是摆着两张桌子,那是给人看病的时候坐诊所用。至于最后一个区域,就是一個小房间,堆放着一些杂物、药品,以及成箱的葡萄糖等配置吊瓶所需的东西。
屋子的中间,就是那个取暖的炉子,连接的铁皮管吊在房梁上,一直延伸到窗外开的口子,是将炉子的烟气排到外面。炉子中的火烧的贼旺,上面坐着大水壶,升腾着热气。这煤是公家的, 所以冬天的时候, 没命的烧。
他儿时在村里上学的时候,也是这么取暖的。学生们背着松树塔以及松树枝什么的引火,学校采购煤炭。挺大个屋,没有暖气片,只是一个小炉子,取暖效果可想而知。俗话说的好, 苦心志,劳筋骨,能成大事。他小时候也没逃课,那手脚都冻的生疮,也没他妈的学出什么样来……
“来的这么早啊,张姐。”
王言笑呵呵的看向坐在炉子边的一个套着白大卦,双手拢在袖子中,黑发盘起,有些胖乎的中年女人。她叫张丽,有两女一儿,丈夫跟周志刚一样支援三线建设,孩子由公婆帮着带,生活也不是那么容易。
“你姐夫过年没回来,我那两个小叔子倒是带着老婆孩子回来了,你也知道,家里就那么大的地方,呆着闹心,这不早来了图个清净么。”
王言摇头一笑:“你是有热闹不待见, 弟弟我是想热闹, 热闹不上啊。”
“你不是跟老周家过呢吗?他们家没人回来啊?”
“没有, 就我们娘仨,冷清的很。”
“哎,小言,那老周家那个老二,就跑贵州找诗人那个,怎么样了?”
这事不是秘密,好几年了,光字片的人都知道光字片第一美跑到贵州奔诗人了。不过虽然他才过来,但是系统填补的身份空白中,原本李素华因为女儿哭坏的眼睛,被他给治了,现在眼神不错。
“不清楚,不过我大姨夫这个年是在那边过的,应该挺好的。”
这妇女八卦的很,主要也是一天没别的事,就是家长里短,不是自己家的,就是别人家的。王言笑呵呵的有一句没一句的应付着,基本上是听她把过年这几天,整个光字片的事说了个遍。
整个卫生所一共四个人,王言还有另一个三十多的男人看病,两个大姐打针。就他们四个,负责整个光字片所有人的健康,一天天还是挺忙的。当然,病人自己心里有杆秤,什么病到卫生所,什么病到医院,怎么着挺挺就算了,又怎么着就不治了。
现在还没有行医资格证的说法,当下华夏的基层医疗,靠的正是众多半吊子的赤脚医生撑起来的的。一般情况,其实两个充作护士的大姐,也是打针开药的。
在张丽的絮絮叨叨中,一天的工作开始。整个光字片那么多人,又是过年时候,按照统计概率来讲,这一天天的也不可能得闲。因为过年的人口流动,是流感高发期,孩子抵抗力也差,不少父母抱着孩子过来问诊。还有过年放鞭炮,小孩子鲁莽,被炮崩两下也是在所难免。其他的,有一些需要长期病号的老人,在大医院开了药,回到这边也由他们负责打。
一般处理伤口的还好,消消毒,裹上纱布也就是了,最主要的是还有不少人要吊瓶的。现在天这么冷,尽管卫生所的炉子烧的旺,但是空间大,热意不足,在这地方打针遭罪,不少都选择回家的。离的近的,在诊所打完,自有亲人扶着回到家中躺炕头吊着。远的就不行了,因为涉及到天气,再加上滚针的几率大幅度的提高。所以他和张丽就得蹬自行车跟着过去,到他们家里给打上。
其实他是鼓励喝中药的,毕竟回家煮一煮,两天就好了,而且他还顺带着给祛了别的病灶,简单调理了一下。但是多数人并不喝,一来煮药费劲,二来过年的时候,没出正月,家里家外搞的都是药味,不好。所以也就那么地了,只是在发现有大病倾向的时候预告嘱咐一下,让他们去市立医院检查检查,尽了本分就算。
毕竟他现在是治疗头疼脑热的小能手,但对于一些大病,疑难病症,还没有拿的出手的战绩。他得‘开窍’,得医术大进,才能将他‘王老中医’的名头亮出去,才能让人相信他的水平。
现在的人,并不比以后的人健康多少。不过是以后的人是因为物质丰沛搞出来的,现在的人是因为物质匮乏搞出来的。真的说起来,从古至今,大多数人都没有真正无病无灾的健康过。
午饭吃的是一早李素华给带的大饼子跟昨天周秉昆他们聚会的剩菜,又跟张丽那蹭了几口人家过年的伙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