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一垄垄被修剪得平平整整。深绿色叶子顶端,生出簇簇娇嫩的新绿,
这便是要采的叶芽儿。孩子们个子太矮,不宜往茶垄深处走,徐冰便只领大家在路两边摘些嫩芽儿,而茶垄深处,还有十几个采茶工,他们背着大竹篓,两只手在茶树上翻飞,采得飞快。
孩子们在路边摘了一会儿茶叶,发现茶树和垄沟很适合玩藏猫猫,便都跑到里面玩去了。垄沟里不时响起孩子们“找到啦找到啦”的喊声和咯咯大笑。几个妈妈在他们附近,边聊天边采茶,越采越觉得上瘾。
“这也太治愈了!”叶子君捧起刚采的嫩叶闻了闻,顿时心旷神怡。
“是啊,”徐冰也笑,“每次放假回来,我都很喜欢到茶园这边来住。空气清新,还能随时采茶。”
“我在镇上住了这么久,还从来没到茶园来过!”陈娜也很兴奋。
佳慧端起相机对着她们,拍了很多照片。三个含笑的年轻女郎、青翠欲滴的茶山、追逐笑闹的孩子和远处忙碌的采茶工,随便哪个角度都是一幅画。尤其徐冰长得白白瘦瘦的,穿着宽松的棉麻衣衫,一根辫子也编得松松的,站在茶田里极富文艺气息。
她边拍边看,觉得拍够了,这才停下来采茶,顺便和徐冰随意聊了聊。原来那些采茶工大多是附近村庄的村民,茶厂的工钱是他们在种田之外的一笔重要收入。每年三月到五月是采新茶的季节,像刘家这种规模的茶园,少说也要请二三十个人工。再加上茶树每年还需要管护,时常要请人来上肥打虫等等,可以说四季都有活干。采头茬茶叶时最忙,茶厂还会请专门做饭的师傅,工人们也都要住在厂里。
几个妈妈年龄相仿,孩子的岁数也十分相近,聊着聊着,话题又转到了孩子和家庭上。徐冰在京市做会展策划,经常要出差,跟着活动四处跑,她老公工作也忙,所以孩子一岁多就被送回了茏山镇。叶子君是做服装外贸的,日常上班费神费力,回到家只想放空大脑种种花草,也没什么精力认真陪孩子。她俩都羡慕佳慧和陈娜,陈娜在镇财管所上班,佳慧在家附近办厂,再怎么忙,陪孩子的时间都比她俩充裕。
“那确实,在老家上班就这点好处,工作没那么忙,爸妈也离得近,孩子老人都能兼顾。”陈娜问徐冰:“那你们怎么没想过回来呢?这么大个茶厂,也要人经营的呀。”
“以前没想过,最近这两年,子健的爷爷奶奶也流露出这个意思,想要我们回来。爸爸年纪大了,精力有限,茶园照管不过来。而且孩子过两年就要上小学了,也不能总把他丢在这里不管。只是……”徐冰顿了顿,才怅怅地道:“如果回来这里,岂不是什么都要重新开始?在这儿我能干什么呀……”
佳慧心里不由喟叹,在孩子和职业这两个选项中,已婚女性无论怎么选,内心都总会留下遗憾。选择养育孩子,还是选择成就自己,是跷跷板的两端,压下这头,那一端便翘了起来。上辈子的她也是这样,因为缺钱,不得不忙于工作,最后疏忽了孩子,想补救都来不及。但徐冰嫁到了一个明显不缺钱的家庭,同样的烦恼却一点也没少。
“说真的七宝妈妈,我挺佩服你的,”徐冰扭头对佳慧说:“我听子健奶奶说,你们之前在海市工作,怎么会想到回老家的?”
“有什么可佩服的?”佳慧笑笑说:“我们纯粹是被逼无奈,种种情况下也没有什么更好的选择,就干脆回乡下来了。但是吧,在这里生活了一段时间后,我觉得还蛮适合我的。人得跟从自己的内心,我本来就喜欢农村生活,所以才没有觉得这样的选择很艰难。如果一定要说遗憾的话,可能就是回来后身边没什么朋友,有时候会寂寞吧。”
对这一点徐冰深为认同。乡下生活当然没有城市里那么丰富多彩,像她偶尔回来小住几天还能忍受,时间长了便深觉无聊。没有志同道合的朋友,没有各种展览演出,过了八点,漫山遍野黑成一遍,这对过惯了城市夜生活的人是难以忍受的。
但陈娜是土生土长的茏山镇人,不太有这方面的感受,听了佳慧的话忙说:“你不早说!我每次想喊你出来玩,总怕你没时间。没关系,你有我!我的朋友,以后都会是你的朋友!”
佳慧不由哈哈大笑,“好呀,下次有活动叫上我。”
“能认识你这位大作家,是那帮家伙的荣幸!”陈娜道:“七宝说她妈妈是写书的作家,哎呀,把我端端快羡慕死了,回家就问我,你怎么不写书?我说姑娘啊,你妈算账还可以,书可真写不出来,这个事主要怪你外公外婆,他们就没给我遗传这个基因……”
大家都哈哈大笑,徐冰忙又打听佳慧写了什么书,叶子君给她们介绍了网上的那个热帖。几个人一边采茶一边聊天,不知不觉就到了中午。这时就见秦孃孃站在茶厂里,大声朝这边喊人吃饭。徐冰等人便去茶垄里逮孩子。小家伙们在垄沟间钻得满头大汗,被催了几次,才跟着大人往山下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