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好”,最后断层第一的学神。倒不是故意误导别人,只是这种人习惯预先降低自己和他人的期望值。演讲比赛的时候,问于静怡发挥怎么样,也是一句“还凑合”,然后拿了冠军。
从她嘴里说出来的评价,是比事实低两级的,这回说“还不错”,那是相当好了。
闻笛内心有了谱,不说外交部的事了,只问:【那之后你住哪?】
过了一会儿,对面回:【去尤珺那蹭几天房吧。】
闻笛差点忘了,他们在北京还有个出人头地的同学。自从上回日料店聚餐后,尤珺似乎事务繁忙,再也没有线下聚过。说到老同学,闻笛就顺嘴问了问情况:【她最近怎么样?】
【忙得很,每天只有闭眼的时间在家里。】
闻笛深深为现代卷王的身体感到担忧:【这么拼命?】
于静怡回:【她说四十岁之前要疯狂赚钱,财富自由。这样等四十岁之后,她就能又当投资人又当导演,天天拍自己想拍的片子了。】
闻笛笑了笑,看来老同学正试图战胜命运,修改自己拿错的剧本。
然后于静怡又问:【你之后怎么办?】
闻笛详细地告知她各项选择的利弊,结果对面发来了六个点。
闻笛:【?】
于静怡:【你跟你老公住不就好了?就在对门,行李都不用怎么搬。】
闻笛难以置信地瞪着屏幕。他跟边城做邻居都能吵的天翻地覆,还同居?过几天就会出命案吧!
他看了眼边城,又看了眼手机,猛摇头。
“怎么了?”边城问。
“没事,”闻笛问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