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孤云烟去食堂吃饭,让大家都见着她,也算是给大家一个定心丸了。特别是那些孕妇,她们对于她是好感倍增的。
很多人明明都很困了,硬是熬着,想等独孤云烟出来。所以看见他们的时候,食堂的人基本上都快走完了。
她们放心了,身体的疲惫自然也上来了。所以都准备去休息了,至于干饭问题,今天应该什么时候都可以吃。
现在孕儿保健中心的孕妇,基本上是过万了。虽然还有一些没有送来,可是这人数也一点都不少了。当然只是对于孕儿保健中心来说,毕竟这个地方就这么点。
要是真的对于国家而言,这个数据说起来都不好意思。上十亿的人口大国,居然只有个万数的孕妇,这是什么概念啊。
这可是人口负增长,偏偏没有办法。新时代的女性,大多并不愿意接受婚姻的束缚。虽然有妥协的,可是她们也带动不了人口增长。
人口出生率远远小于人口死亡率造成了现阶段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呈负数,偏偏这是文明的进化,社会的常态。
这其中牵扯进来的丁克一族,是最大的原因。他们愿意结婚,但是不愿意有孩子,这也是很多父母头疼的。
因为他们的压力,一部分妥协的人被迫结婚。可是想要让他们生孩子,他们的逆反心理又出来了。
丁克家庭一般指不生孩子的工薪阶层的夫妻,夫妻“双收入、无子女”。依据夫妻双方个体差异,丁克家庭分主动自觉型和被动消极型。
前者指夫妻双方有生育能力,但自愿不育的家庭;后者指夫妻一方或双方不具有生育能力而造成没有子女的家庭。
丁克家庭的成员一般都是工薪阶层,有稳定的收入,消费水平也很高,他们中有很多人认为养育孩子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会妨碍他们夫妻的生活。
对具有生育能力的夫妇自愿不要孩子,就是我们所说的“丁克家庭”。自上上个世纪80年代起,它悄悄在Z国出现,以前这样的家庭会被别人议论,甚至是被别人怀疑有“生理问题”。
而现在,这种家庭已经开始被“外人”理解和接受,此次调查中,六成多的人同意“夫妻可以不生育孩子”。这些被调查者中,有一部分是自己已选择了这样的生活,大多数只是“局外人”。
夫妻双方以事业为重,不愿意让孩子影响自己的工作。对传统结婚必须生子观念有自己想法,例如全新的婚恋观、家庭观、生育观。所以拒绝“第三者”(孩子)插足。
不让自己和孩子太累,认为自己势必会为子女成长费尽心血,所以还不如不生育。对家庭生活没有信心,在自己对生活还没有十足的把握时,不要孩子。
受经济条件的制约,认为自己现在的工作还不够稳定,希望能创造更好的经济条件。把家庭幸福的条件放宽,认为没有儿女承欢也一样可以活得很充实。
相信社会保障功能的进步,这些家庭认为“防老”未必非得“养儿”,家庭的保障功能逐步由社会来承担。
他们并没有什么过错,至少独孤云烟是这么认为的。每一个人的想法都是不一样,独孤云烟一开始还好奇他们,去敬老院做过义工。
那个时候的丁克族群,已经过了追求刺激的年纪了。其中也有一些受不了的,毕竟敬老院也不是全都是丁克族。
当你老了看着别人儿孙绕膝,只不过是没有时间照顾你,把你送去敬老院。和你没有选择,自己一个人去敬老院还是不一样的。
这是一个本质区别,可是他们用了一生来明白这个道理。这很像那么一句话,出来混的迟早要还的。他们年轻的满足,和他们老年的孤独,是一个正比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