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花生就说:“小哥放心,柜台上摆的都是样品,不卖只看,你要的我这就去后厨拿。”
片刻后,青衣小哥付了钱,拎着两包月饼并两块单独赠送的月饼走了,刘桂圆就从柜台底下拿过另一份账本,在上头记上四百三十二文的进项。
刘桂圆看着账本上狗爬的字迹,再看看一旁数着碎银子的刘花生,不禁叹气道:“二姐,你这个四字都写分家了,能不能用点心?”
刘花生不以为然,将碎银子收在钱匣里,说:“哎呦,店里那么忙,哪有时间写那么细,你能认出来不就行了。”
正说着话,姨夫驾着骡车哒哒哒地赶来,下了车就说:“两家脚店的订单,我都拿回来了,有两个订单只要鲜花馅和咸肉馅,各要300个,明日一早就要,听闻是要办宴。”
魏冬来心里高兴得很,本来他和香巧两人搬到镇上,只是为了调理身子,顺带做点小生意,想着不能坐吃山空,若是能够挣回赁房的钱,那就再好不过了。
原本开张半月,店里生意一般般,自打几个外甥女来这卖冰皮月饼,他和香巧的糕店铺来的客人越来越多,其中相当一部分人,都点名要买鲜花月饼和咸肉月饼,这两种馅料可不便宜啊。
“那行,咱几个把订单理一理,看看今明两日大概要做多少月饼。”刘桂圆提议道。
魏冬来将骡车赶到后院,就和刘桂圆两人算起了账,魏冬来不会写字,但是认识一到十和个十百千等字,所以看个订单算个数不成问题。
“呀,今日就要做1200个月饼,这都下午了,我得赶紧准备才行。”张香巧听她男人报了数,面上着急心里却欢喜。
“没事,这种月饼好做,只要提前蒸好,很快就能包好。”魏冬来安慰妻子,转头就去院子里劈起了柴。
大姐刘红枣揉揉有些酸的脖子,对两个妹妹说:“一天能卖出这么多月饼,我想都不敢想。”
刘花生一脸赞同,刘桂圆就在心里想,这才哪到哪啊,清河镇一共四万多人口,不算外来人员的话,每人只要买一个月饼,这个数量和对应的收入就十分庞大了。
不过,清河镇其实贫富差距挺大,镇上的人可以平均每人买一个月饼,像她们乡下一些穷苦人家,很多农家都是自己做月饼,而且是那种没有馅的面饼,这一类人就不能算进去。
“看这个架势,十三到十六,我们有得忙了,大姐、二姐,你们可要有心里准备啊。”
刘桂圆靠在她二姐身上,笑嘻嘻地提醒她二人,到时候她可没时间做饼,她和姨父两个得在前头卖饼收钱,就那还不知道能不能忙得过来。
……
中秋节转眼到来,清河镇似锦糕店铺,小小的门面前排满了长队,魏冬来和刘桂圆二人,就站在柜台前收钱卖饼,一会儿转身拿饼,一会儿低头数钱,一旦什么馅的饼不多了,就朝后头喊一嗓子,忙得不亦乐乎。
遇到来提月饼的客人,刘桂圆少不得翻开账本,一页页翻找,好在账都是她自己记的,找起来也快,等确认后,刘桂圆就一句句念出来,姨父魏冬来就按照她念的,在货架上拿饼、包饼,一包包递给客人。
她和姨父两人眼疾手快,说话也利索,还算忙得过来,真正忙不过来的是后厨房,本就不大的厨房,挤满了罗姥娘、姨母和两个姐姐,刘桂圆还叫来了顾氏母女帮忙,不过她俩嫌厨房太挤,索性搬了一张桌子,站在院子里包饼。
八月十三那天,刘桂圆算准了十四十五会忙不过来,特地到刘金娣家问中秋节三天,能不能到镇上帮忙,并许诺可以给双倍工钱,毕竟大过节的,家家户户都想在家过节。
这事要是找别人,人家估计不答应,但是找顾氏就没问题,他男人刘大全一年到头都在外面,她带着两个孩子在家本来就不算团圆,而且过中秋她不能到娘家过,只能在家过,不如挣点钱花。
所以顾氏干脆就接了这桩活,领着女儿金娣和儿子金宝,埋头在厨房里头忙活,当然,刘金宝不算劳动力,他纯粹是来玩的,偶尔帮着跑个腿。
一直忙到八月十六的下午,似锦糕点铺门前渐渐没了人影,刘桂圆小手一挥,对忙得焦头烂额的大伙说:“不卖了,咱关门数钱算账,分了钱回家过节去。”
人多数钱快,刘桂圆那边算账更快,她先前就合过账,加上这三日的新账,全都加在一起,拢共挣了八十三两四钱九分,扣掉一应成本,净赚四十五两七钱三分。
其中姨母家盈利二十三两一钱五分,她家盈利二十二两五钱八分,一个中秋佳节,从八月初一忙到八月十六,半个月挣了二十二两,这个钱挣得真痛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