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千千小说网>其他类型>[红楼]且听一曲将军令> 第89章 第八十九章 十年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89章 第八十九章 十年(3 / 3)

元之位给了李琏。他们群情激愤地围绕着衙门,讨要一个交代。然而,当东厂派人传出消息──「本年乡试解院李琏的授业恩师乃司礼监掌班太监冯太监。」

消息一传出,原本半数认为有黑幕的秀材全部大打退堂鼓。

冯子芝在太上皇传位的那一年正式接过戴权的棒子,正式成为东厂厂公和坐上有内相之称的司礼监掌班太监一位。

时年,新帝上任,加开恩科。会试期间,周和帝取笑司礼监太监冯子芝,虽曾受诸多大儒的教诲,考试却未必比得上殿内的举子。

冯子芝是正经八百的内书堂出身。内书堂由皇帝指派诸多学富五车的学士教学。不少翰林院状元出身的翰林甚至殿阁大学士都曾任讲官,可以算得上是冯子芝的老师。

对于顶头上司的轻视,冯子芝表示不服,决定露一手。

本公行过礼,捧过茶的师父可是王翊!

他以一炷香的时间就这次会试的题目写了三篇策论,武英殿大学士高拱惊叹实乃奇文,三篇皆可点为状元。

保和殿大学士康禾泰见猎心起(闲着无聊),分别以北方外族、西边夷人和南部倭寇为题考验冯子芝。要知道这三条题目虽然相似,但情况却是天壤之别。

北方涉及匈奴、鲜卑等野心勃勃的外族,既要拉拢又要打压,态度要强硬;西边夷人除却要守好云南一带外,还要设法安抚夷人,消除汉人和夷人的矛盾,使之愿意离开大山为大周子民;南部倭寇的成因一来是着水患问题严重,无地可耕的百姓就拿起刀剑成了倭寇,二来倭寇背后有众多南方商人支持,要为百姓谋生计之余还要解决商人的影响。

冯子芝稍一沉吟,挥笔洒墨,一气呵成了策论三篇,其内容使得高拱大呼北方外族、西边夷人和南部倭寇之患能解矣!周和帝见之,决定择日把冯子芝所写的三篇策论与朝中重臣商讨,大有实行之意。

康禾泰有见乃此,表示策论这关你过了,但还未完,还有诗赋未考呢!他连出三个不同主题,却被冯子芝眼也不眨地一一答上。

周和帝大叹,「若延年参考,朕定必钦点为状元!」可惜,作为内侍,冯子芝一辈子都没有可能参加科举考试。

而真·状元郎谢长亭多才多艺,性情闲雅温和,一向有「小谢安」之称。纵然出身大周四大名门的乌衣巷谢氏,气量不凡,但对于周和帝和两位大学士居然如此推崇一个太监的文章,认为其可为状元,这对他、对谢家来说都是一种侮辱!

他向周和帝提出要一观冯子芝的文章,让周和帝大感为难。

谢长亭是当初太子杖弊的太子左庶子谢庄的亲侄子,在嫡长子谢庄死后,周和帝不动声色间,几经辛苦取得了谢家暗地里的支持,这点是东厂都不曾探听到消息的。「王、谢、袁、萧」四大名门之间连络有亲,俱有照应,谢家出面替当时还是秦王的周和帝在另外三家面前说了不少好话,而「小谢安」谢长亭这次的科举入仕都是谢家那群老狐狸授意的。

由于谢长亭身份特殊,周和帝不好拒绝,只得允之。

谢长亭不愧是「小谢安」,完全继承了老祖宗的宰相气度,读过冯子芝的文章后心悦成服。

要知道谢家谢长亭品格高尚,学识渊博,在文坛之中都是一等一,极有名气的。这样的人不会为了拍皇帝和太监的马屁而说谎,他的家势、他的骄傲、他的品格都不容许他这样的做。

加上又有两位现任大学士和其他满腹经纶曾教授冯子芝的翰林、大学士站出来为其背书,而且虽然康禾泰出题的那三篇策论不能传出,但就是次会试试题写下的另外三篇策论和三首诗赋却是能够流传出去的。

策论暂且不说,单说那三首诗赋。

「一雨纵横亘二洲,浪淘天地入东流。」

「春风如贵客,一到便繁华。来扫千山雪,归留万国花。」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

从此之后,再无人在学问一途敢轻视这位年轻的大太监了。

得到这位有状元之才的冯太监亲自传道授业解惑,没有人会以为李琏会连一个区区的解元也拿不到手。

正当无数人期待这位冯太监的「弟子」能否成功夺得会元、状元,替他的「老师」完成心愿,争一口气的时候,却传出李琏随父出征,南下杀倭寇去了,还斩获了十个倭寇的首级,升了什长。众人对此皆是一愣,但很快就释然了,尤其是应届的士子更是松了一口气。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