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巫蛊之祸(上)(1 / 2)

“请诸君教我。”

帝王折节问策,臣子怎能不答?

但是他们怎么答?法家的“愚民五策”其实并不只是法家独有的观点。自春秋战国以来,真正站上政治舞台的诸子百家不过儒家、道家、法家。

以孔子为代表人物的儒家和以老子为代表人物的道家实际上代表的是奴隶主阶级的利益,而以韩非子为代表人物的法家,代表的是封建统治阶级的利益。

这些学派从未真正把平民视为国家的主体,视为他们要教化的对象。

事实上,最贴近平民的,应该是以墨子为代表人物的墨家,其代表着小生产阶级的利益,但也并不完完全全到人民中去。

所以他们只能沉默。

刘彻不抱希望地环视一圈群臣,摇了摇头。

天幕不以众人的意志为转移,继续播放下去。

【在讨论了对外征伐、兴利之策和酷吏政治,明白了刘彻政策的优点和不足之后,我们接着往下走,来到他晚年的一件大事——巫蛊之祸。

元朔元年,刘据诞生,他是刘彻的第一个儿子。刘彻十分高兴,立卫子夫为皇后,并在刘据七岁时将他立为皇太子。】

刘彻愣住,猛地喜上眉梢:“儿子?我的……儿子?”

虽然医者多次告诉他卫子夫腹中胎儿极有可能是一位小皇子,但是毕竟没有生产,而且卫子夫之前已经连生三胎女儿,刘彻其实是不怎么相信的。

但是……真的是儿子?

刘彻已经二十九岁了,作为一位帝王,竟还没有一个儿子,他早已愁的不得了了。年轻力壮时还好,等到年纪大了、或者病了,没有继承人的他要防备多少蠢蠢欲动的诸侯王!

现在天幕说他有了一个儿子!

刘彻恨不得到卫家祖坟上上一炷……一捆香,这是什么天佑大汉的人家啊!卫家人好像是老天专门派下来给他排忧解难的,一个太子、两位大将军,如果让他们多生点孩子……刘彻用惊叹的眼神看着卫青。

卫青打了个冷战,他感觉圣上没有在想什么好东西。

但是卫青的心无限地沉下去了。“巫蛊之祸”,他知道的,陈皇后巫蛊案才过去没几年,现在血迹还未干透呢!

太子又怎么牵连到巫蛊案中的?

那……太子、姐姐,还有卫霍那一大家子人,又能活下来几个呢?

卫青从不会去赌帝王的善心。

【《汉书》对戾太子巫蛊案的来源是这样描述的:“充见上年老,恐晏驾后为太子所诛,因是为奸,奏言上疾祟在巫蛊。于是上以充为使者治巫蛊。”

也就是说,江充害怕在刘彻崩逝后被太子杀死,所以诬告有人对刘彻进行巫蛊之术,是导致刘彻得病的原因。

刘彻信以为真,派江充查探有谁对自己行了巫蛊,江充查着查着,查到了太子宫内。

江充从太子寝宫找到了巫蛊所用的木偶、咒语。

那么,刘据到底有没有行巫蛊呢?

事实上,巫蛊之事在汉朝十分流行,大家都习惯了今天这个人巫一巫,明天那个人蛊一蛊。只要不是以巫蛊诅咒天子,事实上是不会被论罪的。

所以,就算刘据真的在自己家里做了什么,但是应该也是关于“明天的政事不要出错”、“阿爸不要厌弃我”这种求神拜佛的心态,绝没有想对皇父有什么不敬。

后来巫蛊之祸结束,刘彻恢复冷静后,也“知太子惶恐无他意”,证明了这一点。

但是,历朝历代,文字和宗教都是被“人”解释的。刘据知道,自己在朝堂上有着很多敌对的政治对手,此事一发,那些人很有可能将自己打落深渊。更何况此时的刘彻因年老而多疑,常常认为有人设巫蛊谋害他。

刘据跟着江充一去,可能就是万劫不复。

刘据可能想到了,在前朝,有一个人和自己此时的处境很像。

公子扶苏。

秦始皇嬴政崩逝后,赵高李斯矫诏,扶苏没有质疑父皇的诏令,挥刀自尽,被后世多少人惋惜嘲讽。

刘据想,我不是扶苏,我得先见到父皇。

当然,再见到刘彻之前,他得先把现场的人控制住。】

卫青闭上了眼。

太子外甥完了,他想。

扶苏之所以被惋惜,就是因为他掌着军权。如果扶苏真的下定决心反抗,始皇已死,无人能挡。

但是太子呢?圣上尚且活着,他又没有可以调动的大军……在本来就有巫蛊之嫌的情况下,太子既不占理,又没有兵,便是一脚踏进了深渊。

太子本来就有嫌疑,中间再加上小人作祟。圣上一听,可不就怒了吗。圣上一怒,就什么都完了。

果然,天幕的后续证实了他的想法。

【于是刘据接受太傅的建议,假传圣旨逮捕江充等人。

可惜,因为逮捕过程中发生了混乱,与江充一起查探巫蛊案的太监苏文趁乱逃回了刘彻所在的地方,并上报刘彻说太子谋反。

刘彻命令使节传唤太子。对于这个使节,后世众说纷纭。有些史料说他并未见到太子,另一些史料则说他见到了太子。总之,使者逃回,告诉刘彻太子确实要谋反。刘彻勃然大怒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