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后天开始就要正式上课了,大家难得还有两天空闲时间。
沈立方是B市本地人,这几天直接回家去了,其他三个人都是外地人,因此安安稳稳地留在寝室里。
姜铭书打算用这个小空隙处理一下跟《无尽夏》相关的一些事务。因为这张专辑惊人的销量,他的名气更上一层楼,又有不少商业代言和版权方找来,当然还有其他的一些综艺通告。
靳姐把筛选过后的合作发给他,将选择权交由艺人自己。
姜铭书照旧推了一些商品代言项目,又在剩下的合作中挑挑拣拣地找出了花费时间相对比较短的项目——基本上都能在一个周末内完成。
靳培英清楚自家艺人对学业的重视,当然不会有什么意见,甚至她还很欣赏他这点。
……多少人年少时候因为一时的风光无限放弃打磨自身,追逐眼前的名利,又在名气衰退后满心不甘地继续在娱乐圈挣扎,终至穷困潦倒。
——是的。
在她看来,姜铭书的选择可以是一条退路。
不是名气下滑的退路,而是有朝一日,能褪去浮华、回归平凡,干脆消失于大众视野的退路。
明明她也能感受到,在收获粉丝真诚的喜爱时、这个人是发自内心高兴的,这至少应该证明他对于如今的事业是满意的?
然而不知道为什么,她就是有这种预感,这种他可能会突然消失的预感。
靳培英为此思索了很久,最终将之归结于:这大概是因为铭书太优秀了。
你知道的。
有着能力赋予的绝对自信,优秀的人总是更容易放下曾经取得的成就,投身到新的事业中。
她乐观地安慰自己。
姜铭书本周的工作主要就是一个。
《C国文艺》希望能找个时间采访他,出一期专访。
花时间看完对方发来的提纲,他露出一个无奈的笑。
果然有很多关于最新专的创作相关问题。
这也难免,毕竟《无尽夏》近期热度很高。
他勾掉几个不愿意回答的问题,把文件发给了经纪人。
……
当《C国文艺》的官媒将那篇文章发表的时候,热度巨大,没一会就冲上了星博热搜,让人感慨姜铭书沉寂归来后爆棚的人气。
这样的人气,难免不会有人眼红。
怀着轻蔑的心,那些妒忌到发疯的人点开了这篇标题为《独奏心灵旋律,音乐饱含故事》的专访。
——老实说这个充满褒义的标题真让他们以为,这个《C国文艺》是不是收了钱替姜铭书当水军。
然而当他们看见内容的时候,才会发现什么是真正的主观色彩。
《C国文艺》从不宣扬自己的客观性。
“2026年的9月20号,在熬过了一个彻夜难眠的夜晚后,我终于如愿见到了近期的风云人物——姜铭书。他的最新专辑
《无尽夏》不仅创造了一周数字专辑销量的新纪录,还为无数人带去了精神慰藉,被盛赞为具有‘神明般温柔’的专辑。()”
严格来讲我并不是他的粉丝,但我同样收藏有一张新专,并且对于《致春天》情有独钟。?()?[()”
“初见面,这位年少成名的创作者正坐在桌边小口地抿着保温杯里的茶,见到我来立马起身,礼貌地向我打招呼。我能发现,他的身上并没有一分一毫的局促,也没有少年人的焦躁与幼稚,那股沉静从容的气度真令人印象深刻。我开始有些相信那些信誓旦旦宣称他一点黑料都扒不出来的狗仔了。”
“我们客气地自我介绍完毕便进入了正题,由于新专的火爆,我们将大半问题的重心放在了这上面。”
“他向我介绍了每一首歌的创作背景,话语异常简洁,似乎不想多透露,但我能从他克制的回答中读出回忆与怀念之情。而当他提起故事中的每一个人物,神情都无比柔和。我实在无法相信这样的表现会是表演出来的。”
“‘《冬花》是送给一位粉丝的,她生了很严重的病,希望我能去看望她。’说到这,我看到他的神色有几分黯淡。我询问他这位粉丝的现状如何,其实我从卡片上的内容就已经知晓了,但我正在采访,不得不问。‘她没来得及听到《冬花》。’他说。我没问下去,真心为这个女孩感到伤心。”
“我问到《浣衣》,很多人跟我一样好奇歌中讲的究竟是不是他自己的故事。他笑了起来,‘这是我见证一段跨越病痛和时间的爱情后写下的。一位阿尔兹海默症患者,和他的一生的挚爱,因为一支跨越岁月的曲子重新认识的故事。’我想进一步挖掘信息,却被他礼貌的笑拒绝了。姜铭书真是一个善于拒绝记者提问的人,但我又知道这是他对于当事人的保护。我对他真是又爱又恨。”
“或许他也为自己的行为感到抱歉,后面介绍其他歌曲的时候主动多了。‘这十首歌创作于一个偏僻的山村。我有幸来到这里与同学们相处了近三个月,作为他们的数学老师,还有音乐老师。’他说,‘这里几乎与世隔绝,我得以好好沉下心,拂去不必要的困扰,享受与孩子们相处的纯净,专心感受心灵的悸动。你知道吗,这些孩子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