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千千小说网>其他类型>李世民为弟弟心声头疼中> 第 237 章 朝着真大儒迈进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237 章 朝着真大儒迈进(1 / 2)

朝中的视线,都集中在李玄霸宣扬大复仇理论(),试图再起兵戈上。

朝臣阻止了李玄霸继续宣扬大复仇理论¤()_[((),为了安抚溺爱晋王的陛下和焉坏的晋王,李玄霸在国子监新开的其他课程没有被终止。

比如算术课。

每个穿越者都会把现代数字和数学符号、公式拿出来。

数学是自然科学的爹妈,所有自然科学都必须有数学的支撑。

从先秦时代起,“算”就是士人必备的课程。“算学”不是诸子百家,但诸子百家都会研究算学。

儒家自然也不例外。

汉朝独尊儒术后的儒学就是披着儒学皮的诸子百家,按照明朝大儒王阳明的说法,圣学海纳百川,岂是如此不便之物?只要先进的思想,都可以融入圣学。

能称得上大儒的人都要有开创性的思想,要能开宗立派。就算是程朱理学,也融入了佛道等学说,并不是闭门造车的狭隘学问。

至于明末清末的大儒们,那都是最先开眼看世界的人,翻译海外著作的人铭牌一翻,个个都写着“大儒”二字。

因循守旧的迂腐儒生占据朝堂高位的时候,这些迂腐的儒生可没有一个被尊称为大儒。

毕竟孔孟荀等先贤自己就是开拓创新的人,“大儒”的评价标准从先秦时就已经确定了,拿不出新的东西,只知道咀嚼前人书本,就没资格成为儒家的领袖。

孔家后来被捧上神坛,但孔家子弟却很少是大儒,便是这个原因。

儒家各学派打得鼻青脸肿,砸儒家先贤神像破儒家先贤庙宇的往往就是儒生自己。看一看孔庙里的神像搬进搬出的历史就能略窥一二。

没办法,先秦时儒家先贤就是互骂贱儒,这也是传统。

“儒”对华夏的士人而言,是一种精神,一种操守,而不是单纯的学问。所以后世有外国研究学者认为,“儒”不是学派,是宗教。

当然,华夏人都是不赞成这一点的。

别拿宗教碰瓷先贤,这明明就是思想,是文明,是传统,全是传统。

李玄霸拿出新的算学,士子们一看,没错,就是大儒推陈出新,能学,建议加入儒生必学课程。

当李玄霸拿出简单物理时,儒生们又一看,这就是格物致知啊,学,必须学!

也有人抨击李玄霸的理论是错误的。

“算学”和“格物”是儒家的传统学说。

算学就罢了,这还只是工具,对错只要算一算数一数就知道,对就是对,错就是错,没有狡辩的余地。

“格物”则不一样。“格物致知”出自《礼记》,“格物致知”是什么意思,从《礼记》诞生起就众说纷纭。

后世“理学”和“心学”最大的分歧,就是对“格物致知”的认知不同。

李玄霸的“物理”,在儒生们看来,很明显就是“格物致知”。他认为世界是唯物的,物体和运动都是有规律的,而人的主观能动性

() 是“推力”(),只有规律允许?()_[((),才能产生作用。比如单纯人体本身是不可能飞上天的,就算再努力也不行,只有借助工具。

士子们都感慨,李玄霸虽然一直被尊称为大儒,但只是世人的奉承,而不是丹青承认的真正大儒。

现在晋王殿下拿出他对“格物致知”的解释,是要朝着能入孔庙的真正大儒迈进了吗?

“我注六经,六经注我。”注经若能被世人认可,那就是真正的大儒!

当李玄霸的“格物致知”思想让普通儒生爆发争吵(斗殴)热潮,朝中公卿才发觉李玄霸隐藏在宣扬大复仇理论下的真正图谋。

“为什么要说这才是真正图谋,而不是都是真正图谋?”

不知为何被拉进了“防备晋王搞事公卿小组”的楚王李智云,发出灵魂质问。

朝中公卿皆认为楚王殿下言之有理。

他们感慨:“晋王计谋百出,就像是箭矢从四面八方袭来。我等只能盯着一面,怎么能防住所有箭矢?”

李智云再次发出灵魂质问:“为何要防备?他的箭又不是对你们射的。难道你们太笨了,学不会新算学和新格物?”

朝中公卿把楚王李智云踢出了群聊,并把他拉入了黑名单,发誓以后都不会再拉他入群。

李智云摸摸鼻子,觉得莫名其妙。

他转头就告密。

李玄霸一边默写数学公式,试图编写小学数学课本,一边道:“朝中公卿都很聪明,当然不是因为学不会才反对我。他们只是担心我声望太高,以后更制不住我。”

李智云疑惑:“他们为什么非要和三兄作对?”

李玄霸放下笔,活动了一下肩膀,微笑道:“朝堂每一项改革,都会让一部分人利益受损。若是其他人提出的建议,他们还能抗争一下。我的提议,二哥几乎没有驳回过。我有这样的特权,他们当然不放心。”

“有的人不在乎利益受损,但他们担心大唐,担心二哥和未来太子的皇位。我权势太过,声望如果也太过,岂不是动摇皇帝的统治?而且我也不是绝对正确,如果我的提议都能不经过群臣商讨直接被二哥认可,如果我判断失误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