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千千小说网>都市言情>回到山沟去种田> 第八百五十三章 展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八百五十三章 展馆(1 / 4)

第八百五十三章展馆

但是能明白其中意味的,除了四爷爷,老伯,李君阁,就连大伯都懵懵懂懂似悟非悟。

这种生活状态,生态和心态,让李家沟人满意得不能再满意了。

不过皮娃的秉性,要让人对他如面大宾般尊重起来,确实难度太大,于是他们平日里和李君阁照样插科打诨地日常互怼,却潜移默化地地将这种尊重转移到了另一个更适合的人,阿音的身上。

这也恰恰是李君阁想要的效果,一个平易近人啥都能聊,一个处事公平让人信服,这就给小小的村子建立了一个下情上达,上情下达,公开公正的舆情良性循环通道。

加上李君阁防微杜渐小心翼翼的纠正,四爷爷大伯等以身作则自律自清的榜样,王婆婆王焕邦等人情练达风趣幽默的调剂,梁慧丽阿音唐少平等实心任事任劳任怨的作风,李家沟和盘鳌乡的风气,那真是没得说。

再加上每年几次合村所有人参与的大型集体活动,邻里帮扶亲如一家之风仍旧得以延续,使村里人情味依然保持着浓厚。

不以牺牲周围人利益为代价的小康,才是真正的小康。

法治不健全,人心有贪欲,可事情并不是就不能做,做不好。

关键还在手段。

因此李家沟的现状在外来游客的眼中,那就真如同一个奇迹一般的存在。

自然,人文,民俗,民风,皆有可观。

虽然前边几点已经很好了,但恰恰是最后一点,才是李家沟旅游开发区最大一项加分项。

谁见过导游小贩满地走,拉客商家多如狗,吃瓜游客挤罐头,你争我抢只为自家好的世外桃源?

这才是真正世外桃源的感觉嘛!

……

祠堂旁边又多了两栋建筑。

一个是传统生活博物馆,一个是非遗博物馆。

生活博物馆内,展示的是古代耕读世家从传统用品,并在旁边标示上文字,注明名称,用途,用法,和相关的风俗,名人轶事。

器物分按耕读分为两大类,耕指的物质生活,又细分出衣食住行四大类。

里边收集来的汉苗两族的传统农具,纺织具,厨具,运输工具,木工,石工,打铁,以及竹编,草编,制瓷,造纸,造墨,造笔等工具……基本上农耕文明的各种用具,都告齐全。

除此之外,还有汉苗两族猎具,跑山用品,采药工具……

然后是学习用具,包括文房四宝,书架,画坛,镇纸,臂枕,笔架,墨舔,考篮,书架……

诸多门类。

还有乡村里的一些相对大型的工程模型和示意图,诸如水磨,水舂,山塘沟渠水利工程,桥梁道路工程……

之后是建筑样式,包括祭祀议会场所,学习场所,贸易场所,娱乐场所,居住场所,除了模型,还有一些对现代人来说属于冷知识的功用性配套设施,一一标明。

龙首桥原桥板,也被移送到了这里来。

一圈看下来,基本上对古代村寨生活就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

非遗博物馆里边,就是各项非遗的陈设了,镇馆之宝好些样。

青珉石坊的号鼓,被移到博物馆两侧安置,进门后是石雕,木器,银器,煤砂器,各种女红制品,苗绣……

还有民俗节礼用的各项东西,小孩子的百纳衣,求雨的草龙,新春的龙灯,狮子……这些东西,也在非遗行列。

节气对农村生活来说非常重要,因此还有大量的图片资料,列明了各个节气对应的民俗,祭祀,饮食,作物……

除了这些大样,其实李家沟的非遗类的东西太多太多,比如制豆豉,制酱油,传统榨油,调漆,做粉丝,这些也属于传统非遗的内容。

几个非遗传承人的得意之作,各种非卖品,和各位大师,大艺术家之间的往来酬答的作品赠品,也设了一个专厅展示。

还有他们的成就讲述,以及他们日常的一些有趣的游戏之作也展示在专厅里。

比如各种类型的青珉石,石头叔相应的画样;小石头完成了一半的砚台,一边是粗雕,一边还是石头上墨稿。

比如篾匠叔的瘦金体书法,良子的织艺。

比如阿冲叔装点的藤丝细柄银护手苗刀。

比如表哥的法王寺弥勒大画。

这些东西,让前来参观的游客,看到了大师们的日常修养,让大家了解到大师们鲜为人知的另一面,认识到大师们的艺术底蕴何其深厚。

盛名之下断无虚士,只会打石头的,是石匠,只会刨木头的,是木匠,断不会成为大师。

李君阁站在盘鳌乡大型动态地图的液晶屏前,看得非常满意,上边将各家各户的田地名字都标明了,拿手指在上边划动,可以自由地放大缩小,点击一下,可以看到那段田土上曾经发生过的故事。

参观人数多少不论,博物馆的另一个作用是作为实物档案的收藏之用,至少对盘鳌乡和李家沟今后的孩子们来说,博物馆的意义也是非常重要的。

回到家中,老妈和奶奶已经开始在泡米,挂艾草菖蒲,熬药水了。

李君阁看着就头疼:“千瞒万瞒,还是给他们知道了,都怪晓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