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放鱼
下地干活赶早不赶晚,中午吃完饭,只是稍微歇了一小会儿,就准备开始下田。
这次王芳没有跟着去,因为她要在家里准备饷午吃的东西,待会儿送到田里来。
虽然每一天大家都只是分为早上跟下午,但是农村干活的话,一天可以分出三个时间段。
因为下午干活的时间比较长,所以干上两三个小时主家就会让歇下来吃顿饷午休息一下,然后又接着干。
在张安记忆里,他还小的时候,最喜欢在田里吃东西的感觉。
不止是他,所有的孩子都一样。
因为这个时候能吃上饼干或者桃酥那样的甜品,比家里的米饭香多了。
一直到现在,以前的饼干慢慢的就被包子给取代了。
因为街上的包子铺会在农忙的时候,用摩托车拉着包子下乡来卖。
大家现在的条件也比以前好了一些,所以也舍得掏钱买上一些。
对于孩子们来说,那是更加开心了,因为包子对于他们来说,也不是能经常吃到的东西。
毕竟这年头的孩子,还没有买早餐一些,早上起来,家里的大人就给煮好了面条或者热好了炒饭。
包子这种东西,对于兜里没有零花钱的他们来说太过遥远。
可能有时候,家里大人高兴,去赶集的时候,会给他们买上两个肉包,这就足够他们满足了。
到了饷午两点,这时候是一天中最热的时候,太阳比中午十二点的时候还要晒人。
不过好消息是,张安家的三块水田,因为人多的原因,已经栽好了两块,就只剩下最后一块。
田不是很多,只有一亩多的大小,这么多人,赶在六点之前肯定能把秧苗插完。
“大家先歇一歇,到田埂
这个时候,王芳跟苏颖婆媳两人也从家里过来了。
苏颖手上挽着一个提篮,王芳背上背着一个竹背篓。
里面装的都是送过来给大家的吃食,是她们婆媳俩在家里忙活了这么半天的成果。
听到王芳呼喊,大家把手里的秧苗插完,然后从田里出来。
今天插秧的人家很多,一眼看去田坝里全都是人。
卖包子的老头,从一点钟就骑着摩托车带着两个大泡沫箱来到村里,开始吆喝。
村里人也很给面子,买的人家都很多,不过基本都是按照人数来买,一人两个。
张安家里没买,因为王芳自己就会做包子,而且还比街上的好吃。
她早上提前回去做饭的时候,就已经醒好了面,下午把馅儿调好,就能开始蒸包子。
这事,张安深有体验,即便他是独生子,王芳那么宠着他,但小时候没少被王芳这么说。
几个小家伙虽然帮忙干了半天活,但还是一副非常羞涩的样子。
接过王芳递过去的包子,嘴里连连感谢,顿时喊姑奶奶的姨奶奶的都有。
今天的吃食里不单单有包子,苏颖还去了张新民家买了许多雪糕,她那提篮里面装的都是雪糕。
这对于几个小孩哥来说,可是比高橙汽水还要受欢迎的东西。
因为平时他们吃根冰棍都得偷着躲着,不能让家里的大人知道。
要不然就会挨训,说他们兜里装不住一分钱。
这时候,就出现了非常有趣的画面,小孩哥们大口大口的吃着包子,却是小口小口的咬着雪糕。
边吃还边看旁边的小伙伴,谁都不想第一个吃完。
到了傍晚,太阳还未落山,张安家的秧苗全部插完了。
原本只是一家三口的话,最少也要两三天时间,才能把这几块田给解决。
但是多了苏颖这帮子学生,还有陈老爷子他们几人,一天时间就全部栽完。
当天晚上,就有不少人找上张安家里,他们都是知道张安家田里已经栽完了,所以过来要秧的。
有些人家是自己田里的秧不够,所以过来要一些去补种。
但有些人是知道张安家种的是血米,所以特意来讨要一些,种来自己尝尝。
王芳也没有留着的打算,毕竟多余的秧苗留着除非喂牲口,不然放着也是放着。
但是喂牲口的话,太过糟蹋不如送给需要的人家,所以只要有人来讨要,王芳都爽快的答应人家。
往后几天,张安并没有闲着,他被老爹张建国喊着一起,去外面帮了帮邻居和亲戚家里插秧。
所有的关系,并不是靠嘴上说话就能一直维持的。
人情来往,你来我往,才会延续下去。
可能给别人家干一天活看起来有些微不足道,但其实很多人都会记在心里。
当然了,那些记不住别人好的人家,大家也心里有数。
等张安闲下来,发现才发现家里那些鲤鱼苗又长大了不少。
之前鱼缸里即便装不下,他还能用大水缸稍微分一分。
但现在,家里已经没有水缸可以给他腾挪了。
这些鲤鱼现在都长到快要两寸的长度,也该到了流放到池子里的时候。
隔天清早,张安起来就开始清洗鱼池。
后院的大鱼池倒是省事,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