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晓楠从小就出生在体育气氛比较浓厚的家庭。
她的父亲是体育老师,母亲是乒乓球俱乐部的营养师,负责选手的营养问题,当然,对自己的女儿,她也很上心。
无论是从专业方面,还是营养方面,秋晓楠可以说出生就赢在了起跑线上,抓周的时候,她小小的手抓住了乒乓球。
从此,就开启了她的乒乓球生涯。
小时候,别的女孩都在学琴棋书画,上各种乐器类,舞蹈类的培训班,或者聪明点的,上奥数班,英语班。总之,不是发展特长技能,就是学习知识文化,提高学习成绩。
但秋晓楠的生活里,就只有乒乓球。
她也表现出了很好的天赋,十四岁的时候进入了位于首都的培养职业运动员的学校,那里也被称为世界冠军的摇篮。
在这之后,十七岁进入国家一队,首次参加两次国外公开赛,就夺得女单冠军,全国青少年赛或者各种乒乓球杯,大大小小国内比赛的冠军更是数不胜数,世界排行也因为这两个冠军,一下就出现在一个很亮眼的位子上。
这之后,她按照教练组的计划,一步步稳扎稳打的参加比赛,从洲际锦标赛开始,到世界锦标赛,最后再到奥运会,这是所有乒乓球运动员的目标。
但在亚锦赛上,她就遇到了比自己大一岁的宋芳瑜。
此时的宋芳瑜同样是风头正盛,世界排行也更高,而且是弧圈球打法,从打法上就占有一定的优势,秋晓楠擅长的快攻打法如果不进行变和改,很容易在现在这个世界高手林立的时代被淘汰。
她第一次冲击洲际冠军,就输在宋芳瑜手里,只拿了亚军,亚军对于一个刚刚开始展露风头的年轻小将来说,已经是已经非常不错的成绩,但是对于秋晓楠来说,或者对于大众来说,只有冠军,才有意义,亚军更多代表的是遗憾和可惜。
那个时候,女队有葛小若,有宋芳瑜,如果秋晓楠没有夺冠的实力,还是小队员,那么她可能没那么多烦恼,只要打不进决赛,就遇不到这样的对手。
但她有,而且经常杀入女单决赛。
但是,葛小若和宋芳瑜却档在了她面前,葛小若是快攻技术大成,宋芳瑜是弧圈球刁钻打法,秋晓楠一次次的失败,让她在单打比赛上逐渐失去冲冠的信心。
这个时候,她开始被安排和搭档郑朝时一起配混双。
双打和单打不同,双打的机会太多了,尤其是混双,只要配合地够好,单人水平够高,就有机会打败前辈,打败那些世界名将。
秋晓楠也做到了,她拿到的第一个世锦赛金牌不是单打冠军,而是混双冠军!
这之后,混双、女双上获得的成绩让她的信心再次提升起来,在孙久林教练的指导下,秋晓楠开始专心钻研单打,研究快攻技术的新出路。
很快,她的水平一日千里,在单打上的成绩也非常好,这个时候,葛小若和宋芳瑜都是伤病缠身,葛小若更是濒临退役,她的机会来了!
所有人都这样认为,宋芳瑜和秋晓楠将是接下来女队的领军人物,尤其是双打单打都不错,伤病也比宋芳瑜少的秋晓楠,在团体赛当中,她的这种成绩也更适合成为团体主力。
接下来的世锦赛,世界杯,还有奥运会,将是两人互相追逐的最好战场,也是秋晓楠证明自己的最好时机。
但谁也没想到,两年前,常晴横空出世!
当时十六岁的常晴,进队不过两年,多站公开赛单打、双打、混双冠军,亚锦赛上,直接击败秋晓楠,登顶冠军!
秋晓楠两届亚锦赛女单亚军!
这还不算,紧跟着次年的世锦赛,在女队四巨头——葛小若,宋芳瑜,秋晓楠,常晴的激烈厮杀当中,女单赛场,秋晓楠甚至连进入决赛的资格都没有!
虽然最后她获得了女团冠军,但秋晓楠心中对女单冠军的渴望依然很强,世锦赛回来之后的两年,孙久林给她的心理做了一些指导,帮助她梳理技战术的问题。
在教练的帮助下,秋晓楠不再把常晴当做自己的竞争对手,也消除了被后辈超越所带来的急躁心情。
她扎扎实实地一步步地练习技战术,寻找快攻打法的新出路,反而成绩上升的比之前还要快!
常晴的下个比赛赛程原本应该是去参加世青赛,对她而言基本就是降维打击局,悬念不大,但这个世青赛的冠军,能让常晴创造更可怕的冠军记录。
秋晓楠已经过了参加世青赛的年龄,所以她也没想到,会在超级明星赛的单站女单比赛现场,就提前和常晴对上。
而现在,无疑是检验自己两年来训练成果的最好时刻。
半决赛的对打,秋晓楠和常晴比分为三比四,说明她并不是完全没有机会。
尤其是11分制,具有很大的偶然性,只要能拼过11分,就能拿到一个单局比分,远比拼21分容易得多。
“全球的观众朋友们好!欢迎回到超级明星赛单打赛拉托拉拉齐丽斯站的决赛现场!”
拉托拉拉齐丽斯的早上,可能是其他国家的下午、晚上或者凌晨。
但这不妨碍热情的观众们在任何时段关注比赛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