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对手的威胁性就会大大减少。
她不可能去打削球,所以转行了弧圈球。
但就算是在弧圈球里,也是有不同的弧圈球的。
常晴侧身爆冲,正手暴力进攻,擦出恐怖的强烈上旋——这就是她侧身爆冲球之所以那么出名的原因,也是她被评为亚洲十佳球的其中一种代表球。
但是,她刚才在对拉弧圈当中,在宋芳瑜用越来越大的力量加快球速和球的力量,一次次加强爆冲时,常晴看似和她一样在对着拼。
这一个开局球,速度太快,以至于有时候观众都看不清球在哪里!
似乎谁先撑不住了,或者失误,谁就输了。
但是结果很显然,宋芳瑜没有击球出台或者撞网,也没有没接到常晴的回球。
她接到了,但是球却飞了出去!
这只能说明一点——
“宋芳瑜的接球角度有问题,”
说话的是孙久林,“她以为这是一个和自己一样的前冲弧圈,一心只想提高球的速度和力量,却忽略了旋转。”
“所以,这不是前冲弧圈?”
何虹的脑袋瓜子转了一圈,还是没明白,“可是它看起来就和前冲弧圈一样啊?”
黎海燕敲了敲她的脑袋,“刚才球那么快,你能看出是弧圈球就不错了,你还以为这能看出是不是前冲啊?”
孙久林叹了口气,“这就是小十和小常最厉害的一点,知道他们为什么会被称为天才吗?”
宋诗雨/赵小玲:因为他们打球开挂(不
虽然这是夸张的说法,但是在她们几人的心里,包括黎海燕也是这么觉得的。
常晴总是能打出令人惊讶的球,球不可能落在那个地方,她就偏偏打在了那个地方,她的速度和她的力量一样令人震撼。
球桌上的对打,有时候打的快了,也就是几秒钟的事情,要毫不犹豫地选择不同的打法和战术,只在那零点几秒之中,而她总是能选择对的!
如果比赛的时候,给她一个慢放的超能力,给她几秒钟去观察场上的情况,去思考,她也能想到变线,想到制造旋转去坑对手。
但是有吗?
没有!
“打球要动脑子,”
孙久林看了眼场边的俞近识。
俞近识当年意气风发,少年得意,打球风格干脆利落,很多人就觉得他不会动脑子,其实并不是这样。
他和常晴一样,脑子转的比普通人快多了。
而要把脑子里的想法打成本能,打成不假思索的抬手就来,背后更是付出了无数的努力和汗水。
别说何虹不懂了,就连黎海燕都不知道孙久林在说什么。
她们打球也不是盲目地打,盲目地练,也是会思考,赛前准备,赛中调整,赛后复盘。
但是她们就是打不过那些前辈,就是打不过常晴啊,这和思考有什么关系?
孙久林问:“她们两是什么打法。”
这个宋诗雨知道,她说:“宋芳瑜,弧圈球。”
赵小玲说,“常晴也是弧圈球。”
孙久林十分严谨,“是弧圈球结合快攻。”
“是,”
宋诗雨顿了顿,“可是,她刚才打的不是快攻,还是弧圈。”
“你们以为这两者的差距,就只是常晴的打法多了四个字吗?”
赵小玲迟疑:“……难道不是吗?”
孙久林:“??”
他忍不住叹气,“不,这意味着,常晴在进步,在吸收,在学习新的技术,但是她也没有忘记旧的技术。弧圈球是新兴起的打法,因为多了一个旋转所以优势很大,这是快攻是赶不上的,但是她并没有放弃快攻这种由来已久的打法。”
吸收优点,去掉缺点,哪种打法对她有力,她就打那种。
“而宋芳瑜,只是打弧圈,但是她是直板选手,前三板的时间,很少有能给她一直拉弧圈的机会,除非和对手进入相持,所以,她在相持段,依然采取了一直加大弧圈对拉,加大冲击力的做法。”
孙久林说话的语速很快,“但是,常晴却没有这样做。”
这孩子的打法,是他见过最厉害,也是最多变的。
多变的打法,意味着不容易被对手研究透,被对手扼制。
“她刚才最后一个球,拉的是侧旋弧圈。”
何虹:“哪旋?”
孙久林:“……侧旋。”
“弧圈球不是上旋球吗?还能拉侧旋?”
其他人仿佛被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宋芳瑜以为这是一个上旋球,其实这是一个侧旋球,而在那么快的速度和对拉的瞬间,她是没有时间去反应和调整的,因此当她还是以应对上旋球的方式去回击这个球时,自然就会翻车。
其实如果慢速度回放,是可以看出来的。
侧旋弧圈的弧线更低,让人更难接住,也就是对面是宋芳瑜,换做别人上去,根本就接不住这一个速度极快的侧旋球!
但即便是宋芳瑜接住了,也会吃了藏在其中的旋转的亏。
这就是孙久林所说的是,天才般的思考!
一味地用单一的攻击手段,不知道变和活,在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