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镜台。 台上站着一个穿着一身霓裳的身姿妙曼的姑娘。 这姑娘年约二十上下,脸上并没有蜀戏那些戏子的夸张浓妆。 她似乎仅仅施了淡淡的粉底,看上去眉清目秀倒是个可人儿。 她手握一把三尺长剑,两条长长的袖子拖在了地上。 她身子站得笔直,腰间的束带绑的颇紧,便勾勒出了她妙曼的身材,给人一种英姿飒爽的感觉。 她就这么在舞台的中央一站,台下的观众便爆发出了一阵热烈的掌声。 她就是公孙二娘! 她的名头在整个蜀州都极为响亮! 李辰安倒是挺好奇的看了看台上的这姑娘,对于她那霓裳剑舞倒没有多少期待。 他的视线也并没有在公孙二娘的身上停留多久,他端起茶盏来喝了一口,抬头看了看天色。 雨虽然没有再下,但天并没有放晴。 希望明日能有个好的天气。 接下来还得抽个时间去一趟西山。 如此想着,台上又有了锣鼓声响起。 李辰安收回了视线,当视线落向舞台的时候,眼角的那抹余光中忽的出现了邻桌的那个白衣姑娘的脸庞。 他看向了那个白衣姑娘。 那白衣姑娘戴着一张白色的面巾,李辰安愈发肯定她就是在途中遇见的那个弹琴唱歌的女子。 夏花在李辰安的视线向她投来的那一瞬间也扭过了头去。 少女的心止不住有些慌乱。 于是脸蛋儿有些微红。 只是在面巾的遮掩下并不能被人给看见。 李辰安微微一笑,耳畔又传来钟离若画那童稚的声音: “姐夫……!” “好好看戏!” 李辰安眉梢一扬,看向了戏台子上,便见那叫公孙二娘的姑娘手握长剑徐徐而舞。 腰肢扭转间,那剑飘飘忽忽。 她的长袖随剑而走,便在空中舞动出了令人眼花缭乱的一个又一个的圈。 她的脚踩着鼓点的节拍,或疾或徐或舒或缓,于是,她的身姿便若春风拂动的杨柳,又或疾风骤雨下的海棠。 李辰安只能看出这舞跳得不错,但演绎的究竟是个什么玩意儿……他和萧包子一样还是懵逼。 不过这时候萧包子倒是看的很认真。 毕竟这是舞,而不是唱的戏。 舞还能欣赏,那蜀戏,直接就听不懂。 就在这时,台上的鼓声骤然而停。 公孙二娘恰好在鼓声停的那一刻回到了台子的中间。 她手里的长剑向天。 她整个人如剑一般定格在了台子上。 一动不动。 就在一片掌声中,鼓声又徐徐敲响。 幕布开了。 从幕布后面鱼贯而出两列穿着各色长裙的姑娘。 她们,都握着一把剑。 “仔细看,衣裳剑舞的最精妙之处来了!” 李辰安收敛了心神,当真仔细的看了过去。 就在一通锣鼓声中,两旁而出的各十个姑娘围成了一个圆,将公孙二娘包围在了其中。 公孙二娘忽的飞了起来。 她在空中挥剑而舞,有如仙女下凡。 鼓声渐急,那二十个姑娘围着她快速的跑了起来。 于是,各色的衣带飘飘,拱卫着中间天上的公孙二娘,渲染出了一副很是好看的画面—— 有些像敦煌的飞天。 这是李辰安的想法。 只是服化道并非如敦煌飞天那样。 锣鼓的节奏忽的又是一变,变得轻柔舒缓了起来。 后面有琴音起。 台上的姑娘们由动转静,她们脚步放慢,公孙二娘落在了她们的中间,手里的剑也变得很慢。 就这样又过了数十息,锣鼓声陡然又变得急迫了起来。 那二十个姑娘在奔行间忽的分成了两列。 两列的中间,是公孙二娘。 公孙二娘手中的长剑在急促的鼓声中挽出了朵朵剑花。 她的身子忽的一矬向前疾行。 鼓声的节拍越来越快。 她跑得也越来越快。 她的两条长袖在她的身后飞了起来,招展如旗。 她几乎冲到了戏台的边缘。 她两边的各十个姑娘也随之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