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千千小说网>历史军事>大明元辅> 第280章 剑指东瀛(卅六)搅动朝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80章 剑指东瀛(卅六)搅动朝局(1 / 2)

“死水”为什么要说“王上说得对”?因为最早提出内附大明的人的确就是朝鲜王李昖本人。只不过“死水”们当然不会指出李昖当初是在什么时候说出这话的。

然而事实上,李昖当时提出内附大明自然是有其“前置条件”的。自壬辰年四月开始,日本侵朝大军势如破竹,尤其是小西行长、加藤清正的第一、第二军团横扫朝鲜如入无人之境,朝鲜军队接连战败。

在日军即将入寇汉阳的消息传至朝堂后,领议政李山海提议李昖“播迁”。此时,受朝鲜党争传统的影响,作为东人党的李山海随即受到了其他党派强烈反对。然而由于形势严峻,朝鲜王李昖力排众议,决定北上“播迁”。

此时,朝鲜国土沦丧近半,举国之兵不足一战,在这种情形下,都承旨李恒福提出渡过鸭绿江赴大明进行“内附”,已经认为朝鲜必败无疑的李昖随即表示认可——这便是所谓“王上说得对”的真正含义,也即内附之说是王上本人很早就认可的。

大明对此的反应暂且不提,这里只说此事在朝鲜国内的影响和波及。

简单回顾一下当时的情况:随着战争发生,朝鲜“升平二百年,民不识兵,望风瓦解,无敢迎其锋,贼长驱而进如入无人之境”。此时的朝鲜任人宰割,即将面临馆共同弹劾,南人党成员遂占据中枢各衙门,也即柳成龙成为领议政的那段时间。

不过,历史上南人党也并未得势很久,伴随着后来其领袖柳成龙被弹劾,北人党又掌握了大权。

如此朝政大权交换轮替,李昖并不是不能阻止,实因西人党与南人党先后极力反对李昖“内附”而遭到李昖厌恶,因此他最终选择扶植北人党——为什么是北人党?因为北人党领袖李山海曾首提“播迁”之事。

廷臣对于李昖“内附”事件的讨论,不仅使得朝鲜政治生态混乱不堪,君臣谏诤日益激烈,同时使得李昖与光海君的父子之间相互猜疑。

光海君为李昖与恭嫔金氏的第二子,因此在王位继承上缺少名分支持。李昖立光海君为世子有两个原因:一来是李昖的懿仁大妃并无嫡子;二来李昖当时一心一意只愿“播迁”,立光海君为世子可以分散廷臣的注意力。

而当李昖准备“内附”之时,便授意光海君分朝,命令光海君往江界组织军队进行反侵略活动。这样一来,既可以应对西人党成员不断施加的压力,又可以鼓舞士气,鼓励朝鲜百姓继续抗战。因此原历史上在大明派兵援朝后,李昖的“内附”便无疾而终。

在明军提督李如松收复平壤后,李昖迅速结束了分朝之事。其实李昖一直认为光海君并不是未来国王的最佳人选,只是他当时为实现“内附”而做的妥协。因此,在李昖回归汉阳后,大力驱逐积极靠拢光海君的西人党成员。

在壬辰战争结束后,光海君一直因为名分问题并未获得明朝的册封,李昖因此更希望更易世子人选,反过来又导致父子之间矛盾渐深。

李昖想立仁穆大妃之子永昌大君为世子,当时的领议政柳永庆等廷臣曾展开秘密讨论,商议是否可以将永昌大君立为世子。但是由于此时李昖突然离世,这一想法还未付诸实践,光海君就已即位。

即位后,光海君任用了李尔瞻等人,而李尔瞻为大北派领袖(这个有别于北人党),在大北派的主导下,光海君之兄临海君被杀,李昖的仁穆大妃被废,仁穆大妃之父金梯男被杀,永昌大君被废为庶人,圈禁至江华岛,于万历四十二年年被江华岛府使郑沆杀死。

在光海君即位之后,朝政便由大北派掌控,此时西人党欲重夺政权,便发动了“仁祖反正”事件,并且最终重夺政权。

总之,“内附”事件使得朝鲜朝内党争不断发酵,而李昖“内附”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播迁”,在播迁途中,党争作用于“立世子”事件上,东人党与西人党大规模争论,最终东人党获胜,光海君被确立为世子。

“内附”的第二阶段便是对“播迁”方向的选择。此时,不同意“内附”的廷臣开始提出“世子分朝”的建议,“内附”事件直接促成了李昖与光海君分朝,李昖北上义州专为“内附”,光海君入江界安定人心、组织抗战。跟随光海君的廷臣实际上是坚决反对李昖“内附”的中坚力量。

在李昖回到汉阳后,大力驱逐西人党人士。因光海君为恭嫔金氏的第二子,并非李昖大妃的长子,并无资格继承王位,故在李昖弥留之际,欲更换世子,将仁穆大妃所生的永昌大君立为世子,当时小北派领袖柳永庆为此积极活动,此事还未完成,李昖便去世了。

此事造成李昖与光海君父子关系紧张,同时,光海君上台后开始疯狂打击报复,将永昌大君囚禁并处死、废除仁穆王后,启用大北派官僚李尔瞻等人。

后来西人党依旧利用光海君的出身问题以及废母弑兄问题,发动了“仁祖反正”事件,对朝鲜的内政外交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后续这些事情如今都未发生,但完全可以被高务实拿来作为分析朝鲜朝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