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千千小说网>历史军事>大明元辅> 第216章 明联储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16章 明联储(2 / 3)

,冲击着大明朝的货币制度,迫使朝廷中枢接纳和认可这一来自民间的巨大力量。

正统元年(1436年),户部尚书黄福(注:看过按广西卷的读者,还记得高务实拿下安南后我曾经写到过此人,对他很是夸赞了一番的吗?)上奏皇帝:

“宝钞本与铜钱兼使,洪武间银一两当钞三五贯,今银一两当钞千余贯,钞法之坏,莫甚于此。”

当时朝廷面对的严峻现实是,宝钞已经贬值千倍,实际上已被民间弃之不用。对于朝廷而言,这显然是一个极具威胁的事实。

出于本能的反应,明廷中枢仍企图通过变更政策,千方百计地维护宝钞制度。可惜,所谓变更政策,也只是欺国害民的“以钞收银”。

尽管朝廷采取各种措施,力图确立宝钞的货币主体地位,但是最终还是没有能够制止白银对于宝钞的冲击。

事实上按照高务实的看法,明朝发行宝钞既无钞本,又无限额,发行量大,回笼量少,兑换新旧钞的秩序不仅混乱而且价格悬殊,再加上这宝钞制作简陋,极易伪造,简直样样都不行。

宝钞这种低劣的纸币充斥市场,显然大大超过了社会商品流通实际的货币需求量,必然造成通货膨胀,宝钞日益贬值。

而且以高务实的看法,大明朝廷实行钞法,从历代皇帝主观上讲,就是为了聚敛财富,根本就不是便民。钞法在实行后不久便出现各种问题并很快崩坏,与这种动机有密切关系。

客观上来说,从实行钞法中获得好处的除了朝廷,便是某些奸商和不法官吏,钞法给一般老百姓带来的仅仅只是灾难。

实际上自成、弘年间以后,民间的对宝钞的不信任感已经达到巅峰,宝钞已完全失去货币的信誉和价值,民间支付所用主要是白银,宝钞不能流通,钞法也就形同虚文了。

隆庆之后,白银成了正式的货币,而在一条鞭法广泛推行——尤其是在江南地区广泛推行之后,这一局面便再也不可逆转了。

不可逆转的不仅仅是大的制度,还在于细节方面的制度。比如除了田赋和徭役被以田地为单位统一收银计算之外,朝廷官俸、军饷这二项最大财政支出以及盐税、茶税、关税、商税等重要的大宗国税收入,也都以白银计算。

这,便是银本位的确立。

不过对于高务实而言,在他眼里银本位虽然肯定比以往要进步多了,但仍然还有很大“进步的空前”——没错,他想要的就是纸币化。

大明宝钞的货币纸币化固然是完全失败的,但这并不代表纸币化是错误的方向。甚至从某种程度上而言,大明宝钞的失败正是一个极好的前车之鉴,只要把大明宝钞推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解决,再另起炉灶搞一个新纸币体系,就差不多能成功了。

刚才说过大明宝钞的问题出在哪:既无钞本,又无限额,发行量大,回笼量少,兑换新旧钞的秩序混乱且价格悬殊,再加上制作简陋,极易伪造,这就是宝钞失败的原因所在。

解决办法有没有呢?有,高务实已经想好了办法。

无钞本,也就是没有发行准备金。这笔准备金显然数目巨大,指望朝廷拿出来那是断无可能的。

以朝廷目前的局面,说句不客气的话,但凡把高务实换下去,换了谁来做这个户部尚书,朝廷财政要么直接破产,要么就只能把开藩禁、强化备战、修皇陵等几件大事给停掉。

让户部拿出至少两千万两银子来做纸币发行的准备金?做梦。

这笔钱必然只能从别处想办法,按照高务实的意思自然是以北洋海贸同盟为主,或许还可以拉上皇室乃至文武百官,甚至各地藩王一道。

但要让这些人拿出真金白银来,显然不是高务实号召大家爱国爱民就可以办成的,这里头必须要有利益!利益高务实有办法解决,这个稍候再说。

宝钞失败的第二个问题在于发行无限量,而且发行量很大,回笼得又很少——这是一个互相关联的问题。不过,其解决办法高务实也有。

发行量无限制就会导致发行量太大,这个问题其实只要皇帝和朝廷不干预就行。换句话说,发行量的问题交给这个独立机构按照规矩来办——规矩当然是高务实来定。

至于回笼少,这个问题的解决其实也不难,关键在于朝廷有没有决心:就像白银货币化成功是以各项税收都征收白银来确立的一样,只要把朝廷官俸、军饷的支出,以及田赋(包括徭役折税)、盐税、茶税、关税、商税等重要的大宗国税收入都改为接受(或支出)纸币,问题就解决了。

朝廷允许你用纸币交税,你还有什么理由不用纸币呢?只要朝廷认可你这纸币的价值,任何时候都按照纸币面额来计算你的征税,显然你就不会折本,你有什么理由拒绝这个携带和使用都更方便的货币?

一个人出门不可能随身携带一千两白银,但如果是纸币,就算一万两又如何?民间不认可宝钞的原因又不在这里,只在于宝钞持续贬值,留在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