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孝祖回来的时候顺便给陈景书带了新琴,陈景书看到的时候简直不敢相信。
“这是……”
他的指尖轻轻拂动琴弦, 就有高山明泉一般的声音流淌出来:“大伯从哪里得来这个?”
陈孝祖道:“是圣上所赐, 正巧你今日也在学琴, 便拿这个练习吧。”
陈景书惊讶道:“给我?”
陈孝祖道:“只是先给你用着, 须知学琴与练字是一样的道理, 练字须有好帖,学琴自然也得有好琴才行。”
嗯,只凭这音色, 就算是随手乱弹也不会很难听了。
陈景书却像是得到了莫大的鼓励似的:“是, 大伯放心,我一定会学好琴, 绝不辜负您的期待!”
陈孝祖:“……”
我最大的期待是你别学了= =
这么想着, 他还是伸手拍了拍陈景书的肩膀:“你且努力。”
待陈景书干劲满满的去了,陈孝祖才想, 也不知景书这孩子到底像了谁, 印象里弟弟陈孝宗不是这么个脾气啊,景书到底是怎么养成这样的?
好在从这一天起,对陈孝祖耳朵的考验从折磨级别下降到了普通级别, 这让陈孝祖觉得还是挺值的。
至于说在宫中的皇帝?
嗯, 面对自己擅长琴艺的宫妃撒娇询问那刚得的前朝名琴去了哪里的时候,皇帝非常坦荡的表示, 朕已经把那琴赏给别人啦!
并且十分陶醉道:“陈卿的琴艺举世无双, 也只有他才配得上那般好琴。”
是的, 陈孝祖给皇帝弹了琴, 又讲了什么士为知已者死,如宝剑赠英雄,鲜花赠美人一般。
然后皇帝就很‘英明’的把好琴送给琴艺无双的陈大人了。
……丝毫不觉得自己被坑了。
倒是今年冬天的时候陈景书接到了吴玉棠的书信,表示他将在明年入国子监读书。
说起来,大晋的国子监算是延前朝旧制,只是略有些不同。
大晋的国子监分南北两监,南监中一般是有功名而入国子监学习的,这里每年需要的费用十分低廉,提供住宿,其中成绩最好的一部分监生不仅不必缴纳任何费用,甚至每月还能领取一部分米粮作为花用,而北监则是捐生以及权贵子弟们的地方,总结起来就是,没有凭着自己的本事考上功名而入国子监的,统统放在北监,北监管理较为松散,但住宿条件比之南监的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的水平来说就要豪华多了,当然,入北监除了入监时的花费,每年还需要缴纳不少银子,且也没有什么减免的福利政策。
当然,按照陈景书的理解来说,南监是真正读书培养人才的地方,北监则是用来捞钱的地方。
据陈孝祖私底下说,国子监还是个挺赚钱的部门呢,每年北监的收益不仅能够满足国子监自己日常运营的需求,甚至还有不少富余可以上缴国库。
当然,要论北监为何这么赚钱,大概就是在北监学习达到一定年限,并且通过那简单到让人不能直视的考试之后,就可以获得秀才,举人一类的功名。
当然,这些功名比之正经科举出身的秀才举人们要略低半等,一般被称作监举人或是同举人,北监的功名可以做官,可以参加科举考试,比如秀才可以参加乡试,举人可以参加会试,但没有其他福利,比如科举出身的秀才可以参加考核,其中优秀的廪生可得到国家补助的钱粮,北监出身的秀才就不能参加这样的考试,也不能获得钱粮,至于说因功名而免税的土地也是没有的,再加上若是同样功名同堂共坐,北监出身的举人应当坐在正式科举出身的举人之下。
话虽如此,但陈景书觉得能进北监,能花得起钱得一个同秀才或者同举人功名的家庭,大概也不在乎国家发的那点钱粮,而只要能获得做官的机会,有正当的途径,他们也不在乎是不是能免税。
当然,吴玉棠是有正经的科举出身的举人身份的,他若是入学,自然是要进南监,比之北监大有不同。
只是除了吴玉棠之外,郑沄在屡试不中后,郑家干脆把他塞进北监去,想要让他至少混个秀才的出身了。
因此明年春天的时候吴玉棠和郑沄应当会一起上京来。
要说吴玉棠早就有进国子监的机会,只是扬州那里还有些事情,何况陈景书不在,带草社也得有人管着。
如今的带草社可不是那个只有十几个人,连一个生员都没有的带草社了,如今的带草社成员有一百多人,其中超过三分之一是有功名在身的,也成了整个扬州含金量最高的文社,不少读书人都以能够加入带草社为荣。
甚至有人说,若是没有功名的申请加入带草社得到同意的话,那么参加童试能中的可能性就很大呢。
……毕竟吴玉棠对入社的人员管理确实非常严格。
这个如今联系着几十个有功名在身的读书人的文社,自然不是说放下就放下的,最后吴玉棠将文社暂时交给王文兴打理,又说远在旸兴的赵书新居然带着好友孙海楼不辞辛苦的跑到扬州去加入带草社,要和大家一起学习呢。
因带草社的事情算是安排好了,吴玉棠这才决定上京来。
而听说他要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