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皇帝看齐王闭口不提支持谁的话,也没办法了,只能放他离开了,然后自己继续想,该立谁为太子。
没人能问,除了自己想,还能怎么办呢?
只是想来想去,无论是把皇位交给苏欣然的儿子,还是二皇子,都不是什么好主意,至于那几个更小的,既不是长,也不是嫡,他更没立的理由了,所以一时之间,想的头痛,也不知道该立谁的好。
大概是思虑过度,皇帝的情况眼看着一天比一天恶化,京城的气氛也越来越紧张。
最后终于发生了逼宫的事。
是日夜,已被排除在继位可能之外的兰妃之子,也就是大皇子,带着人马逼宫。
这也很正常。
在兰妃出事之前,大皇子是热门的人选,因为他比二皇子更大一些,如果不立嫡,立长的话,自然他更有可能。
再者,大皇子从能力上来看,也比二皇子要稍微靠谱一些,这也跟他出生最早,皇帝江山还刚打没多久有关,他跟着东跑西颠,比后来的兄弟,见识更多。
一般人的能力要是不行,靠着丰富的经验,也能弥补一二,大皇子就是这样,虽然能力跟其他兄弟可能相差不大,但因在民间生活多年,对民间有所了解,所以对很多事的看法,看起来就比其他兄弟要靠谱许多。
事实上,也正因大皇子的能力看起来比其他兄弟要好,兰妃才会朝苏嫔等妃嫔出手,不让他们生孩子,因为,她儿子是最热门的人选,她不能让别人生出孩子,长大了,有可能跟她的孩子别风头,她要维持这个局面。
虽然最后玩脱了,被安然和苏大老爷曝了出来,但在一开始,大皇子的确是最热门的人选之一。
——也正因如此,当初才会被苏大老爷选为曝光的对象,因为这样做,既可以收拾苏嫔,还能一举收拾掉最热门的太子人选。
他们成功了,大皇子因被兰妃连累,失去了竞逐大宝的资格。
而这也成了这会儿,大皇子会带人逼宫的原因。
虽然已经失去了竞逐大宝的资格,但大皇子哪里甘心呢,便是他甘心,之前押注在他身上的人,也不甘心啊。
于是看皇帝病重,却一直左右为难,不知道该立谁为太子,大皇子便跟支持自己的人一起,发动了宫变,准备将该杀的都杀了,当然了,皇帝不能杀,毕竟弑父之人,不可能上位的,但到时可以软禁起来,就像玄武门之变一样。
他不担心自己这样干,在历史上会有什么不好的评价,史书都是胜利者书写的,就好比李世民一样,虽然做了那样的事,照样是千古明君,自己只要以后好好治理天下,也能得到一样评价的。
不过……他显然高估了自己的能力。
他连他父亲的能力都没有,还自比李世民,显然是没有自知之明。
而这样没有自知之明的人,行动的结果,也几乎是注定的了。
为了这次宫变,大皇子压上了自己所有的势力,包括京大营的人,禁军里的人,一开始声势也的确浩大,一路势如破竹。
没办法,他们这次行动还挺隐秘的,竟然做到了一点风声没露出来,让宫里宫外的人,都被他们的出现杀了个措手不及。
大皇子进了宫,便按他们开始设想的那样,先将皇子全部逮起来,杀了个干净。
毕竟只要留一个,就有后患,将这些人全都杀了,没了后患,皇帝就算不高兴,责怪自己,看只有自己一个儿子了,也只能认命了。
他将所有的细节都考虑到了,也想的很完美,唯独没考虑到他父亲的秉性。
按理,听说他将所有兄弟都杀了后,皇帝的确该认命。
但,皇帝一生刚强,连前朝都覆灭了,连前朝皇帝都杀了,现在要让他低头,忍下大皇子所做的一切,同意被他软禁,这怎么可能?!他气疯了好吗?听说自己所有儿子都被大皇子杀没了,当场就气的吐了血,奄奄一息,吓的他身边侍候的太监宫女差点以为他驾崩了。
不怪他是这样一个反应,他怕立苏欣然的儿子为帝,凭苏欣然冷血的性格,会对他其他儿子下手,所以一直犹豫着没立。
他这样想照顾其他儿子,显然在他心里,他还是疼爱所有儿子的,要不然根本不会多想。
结果,他这样怕苏欣然会杀他其他儿子,苏欣然还没下手呢,他大儿子下了手,将所有儿子全杀了,他不差点气死才怪了。
但皇帝并没死,他强撑着一口气,让暗卫拿出已经尘封了多年的虎符,让他交给齐王,让他前来勤王。
这虎符,还是当年大业未成时,他给齐王的,他所有的老部下,都知道这个虎符一出,代表一旦有大事发生,齐王可代他行使军权。
这也是当年,他怕自己有事,留的后路,他唯一的兄弟,就是他的后路。
不过他是真命天子,当年一路打来,虽然有时受了伤,但并未用到这个虎符,顺利得到了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