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千千小说网>都市言情>大清话事人> 408 矿工军团的攻城绝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408 矿工军团的攻城绝技!(1 / 3)

东山文官学校如今的正式名称应该叫——吴国文官学校。

军乐队吹吹打打。

在侍卫的簇拥下,陛下亲至,一为视察,二为参加结业典礼。

200名学生正式毕业即将奔赴各地上任。

所有人皆喜气洋洋,互相拱手。

而新录取的400人则羡慕的站在一边望着这些年轻的不像话的“前辈们”。

他们的心里酸溜溜,腹诽“前辈们”是运气好、命好。

金灿灿的乌纱帽稳稳地落在头顶。

分配出去,全是实缺!

以后大吴代伪清,这帮人的仕途之光明简直不敢想。

……

“毕业生按照花名册,逐个上台。”

身穿藏青色制服的学生们,听到侍卫报名字就赶紧上台。

从陛下手里接过毕业6件套:

毕业证书、官印、报道凭证、佩剑、手枪,还有一个铜碗~

前面5样挺正常,最后1样比较费解。

毕业生们接过礼物单膝跪地高呼万岁,然后退下。

这一环节持续了半个时辰。

之后,

李郁又发表了祝词,无非是劝慰、勉励、警诫。在众人听来也没什么新意。

“老顾,这铜碗是什么意思?”

“大概是陛下怕我们路上吃饭没家伙什,盛饭的吧?”

旁边1大龄新生听见了,差点笑喷。

凑过来低声说道:

“诸位前辈,陛下的寓意很深啊,从此以后你们就捧上了摔不烂的饭碗。铜,古代又称作金。所以也可以理解为捧上了金饭碗。”

毕业一个碗~

……

毕业生和新生们进行了简单交割。

交割打扫干净的寝室,交换一些用不上的個人用品还有在此读书的心得,以及附近哪片的枇杷杨梅好吃。

“听说东山还有很多学校?”

“对,不过我得提醒你啊,有两个学校不能惹。”

“哪2个?”

“士官学校,全员暴力男。还有文学院,现在改名了,叫新闻学校。”

“新闻学校有什么可怕的?”

“他们会颠倒黑白,在背后编排你。如果你不想苏州府百姓都知道你的大名的话,最好离他们远点。”

最后,

有毕业生好心提醒:

“赶紧准备好学费,咱这的学费可贵。1年30两!”

“啊?”

有一半的新生炸了锅,亚历山大。

不过,很快他们就释然了。

府城有家“四海票号”可以借贷,利息5厘(换算成年利率,就是6%)。

李郁没打算免除学费。

除了军校,其余所有学校一概要收取学费,而且不菲。

虽然有人劝谏如此不太体面,可李郁不打算“慷慨”,坚持要把收费执行下去,以成惯例。

……

而四海票号,就是他新成立的一家规模尚小的票号。

票号大掌柜如今也换了个古怪的名字,叫经理。

第1任经理是前“天成元票号南方掌柜”刘金鑫,副经理是从财税署调来的人。

因为规模小,所以没有引起太大的注意。

刘金鑫牵头,

带领麾下的原天成元票号骨干奉命编纂一本“票号行业教科书”,将晋商的票号规则、常识全部落在纸上。

经过筛选增减后作为“吴国财会学校”的教科书。

财会学校、卫生学校、技工学校、水师学校、船舶学校等等一系列已经成立或者即将成立的学校,目前最大的困难不是招收学员~

而是忙着编纂教科书。

从零开始采访专业人员,总结经验,逐渐填充教科书内容。

授课教师除了少部分专职教师,大部分是一线人员,从署长到技工,类似医学院的培养体系。

教育,乃百年大计。

为此,

李郁又成立了教育署、科技署和卫生署在同一大院内办公。

暂不设大臣。

待时机成熟,再设一教育大臣总管科教文卫。

……

这些学生,或乘船或坐马车去各地赴任。

其中有80人乘船前去江西。

“诸位大人,我吴国的第5军团正在攻略江西。新占州县亟需恢复秩序。就看你们的了。”

“少尉放心。”

第5军团派来了1名少尉,10名士兵随船,负责将这些学生安全护送至南昌城。

之后,他们将跟随大军一起行动。

军旗插到哪儿,他们就进驻哪儿的衙门。

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吴国的各项制度执行到位,实现对地方的深度掌控。

苏松常,杭嘉湖这些腹心区域不设兵判。

而江西所有州县必设兵判。

陛下准许每县视情况招募200到500人不等的民壮,粮饷本县负责,武器由陆军部划拨。

民壮是临时的,无固定期限。

各县的巡警是固定的,理论上可以干一辈子,由朝廷发一辈子的饷。

所以,民壮可以随便招。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