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限制大明的地方官员,可不是一个小问题。
朱祁钰暗暗挠头,弄不好云南、贵州的土司造反,就是那帮文臣武官一顿瞎搞整出来的。
八成是他们过于强势,把土司老爷们的心态搞炸了。
中枢还没飘呢,地方上的官员先飘上了。
朱祁钰向李赞问道:“要不禁止任何文臣武将跪拜上官吧,违者重处。”
李赞被问懵了,堂堂大明天子,竟然和一个小小都给事中有商有量地说话。
这次朝会,六科都给事中罕见地被叫了过来,也不知道皇帝的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李赞壮着胆子回道:“微臣以为,还应禁止官员之间迎来送往,并增加巡按御史的人数与权利,以增强对地方的监督。”
朱祁钰闻言,陷入了沉思。这话有道理,地方的权力需要制衡。光是总督、巡抚与三司主官,还不够。大清就是因为废除了巡按御史制度,导致总督、巡抚权势坐大、能以制约。
于是朱祁钰又问道:“爱卿以为每省设多少巡按御史为宜?”
这话李赞不敢答了,再这么喧宾夺主,回头吏部堂官该给自己穿小鞋了:“启禀圣上,微臣以为,此事应由阁臣与吏部合议,非微臣所能妄言。”
朱祁钰点点头:“就依爱卿所言,内阁与吏部议一议,然后再陈奏。
另外,以后小朝会,六科都给事中也可以来参加,不用我每次都特意召唤了。”
在这个问题上,朱祁钰和李赞恰巧所见略同了,李赞的着眼点是地方,而朱祁钰则盯着中枢,想要稍稍限制一下六部的权力。
具体办法,就是提升六科都给事中的地位,以此加强对六部的监督。
这要形成永久制度,以免将来出现幼主,被权臣夺走权力。
别看大明朝廷有多方制衡,设计的非常严密,但只要一出现幼主、弱主,就总有些大臣跳出来搞事情。
前面的大奸佞三杨就不用说了,做的事情令人发指。
后面还出了个张居正,趁着万历年幼,与李太后、冯保组成了铁三角。
这位张大首辅,借用考成法,将六科言官纳入了内阁直接控制。他当时倒是痛快了,但皇权被狠狠地踩了一头。
可怜万历,本来在收回皇权的过程中就受到了极大阻力,张居正一顿疾风骤雨般的改革,美名他全部自己担了,改革的弊病则统统扔给万历去擦屁股了。
有了李赞抛砖引玉,户部尚书沈翼也站出来奏曰:“圣上,按例,各处巡抚官每岁八月赴京议事,今饥民俱待赈济,及钱粮未完、盗贼未息,请暂免赴京应议之事,令具奏本以闻。”
朱祁钰摆摆手:“我知道这事,以后改一改,巡抚派出去,就在地方踏踏实实好好干,不要每年回京议事了。
山东、山西的巡抚还好一些,你说云南、贵州的巡抚,年年颠簸五千里来京师,再颠簸五千里回地方,这不是有毛病嘛。
如果巡抚赴京议事期间,地方发生了叛乱怎么办?
而且我们的疆域越来越大,文官到安南、缅甸这些地方去,本就容易水土不服,还来回地折腾人家,除了让人少活两年,毫无意义。
免了吧,这个制度废除了,有什么事情,写奏本就好,这世上没那么多在纸上写不明白的事情。”
吏部尚书何文渊问道:“圣上,那地方官员的朝觐考察呢?”
朱祁钰大手一挥:“也免了。”
从洪武朝,朝觐考察制度就已经确立,外官三年一朝,轮流进京述职,接受吏部考课,最后以皇帝名义给予奖惩。
太祖规定的是朝觐官每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到京,但实际执行起来,没那么严格。
还有不少官员会提前出发,一路上游山玩水、走亲访友。
这其实是对行政资源的极大浪费,朱祁钰早就想废除朝觐考察制度了。
而且对地方官员的考察,由巡抚、巡按负责即可。
非得进京考察,也只是流于形式而已。
比如一个知府,他进京了,到吏部了。吏部问,你三年政绩如何,你都做什么了。
就对着一张桌子,伱问我答,能了解到啥。一番问话,就能评价出这知府在地方的政绩好坏?
而且吏部面对的是天下朝觐官,乌泱乌泱一大堆人,吏部官员怕是连人都认不全,哪有能力一一甄别地方官员的政绩。
同时,还是那个弊端,在朝觐制度下,很容易出现一个地方数月没有主官的情况。
何文渊被皇帝吓了一大跳,皇帝一句‘也免了’,吏部的权力就消失了一小半,这可真是祸从口出。
朱祁钰知道何文渊在想什么,又补充了一句:“以后,吏部文选司
都察院
这样每个省派去三名监察御史、三名吏部主事,随时对地方官员进行监督,也省得官员每年朝觐,奔波劳碌了。”
这话一出,何文渊立即就安心了,只要不削减吏部的权力就行。
聪明的重臣们很快就反应过来了,皇帝一口气又为自己的门生们增加了一百多个职位。
被皇帝突然的改革一搅和,众人也没心思再跟皇帝掰扯其他东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