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拢兵权了。
朝廷的军队以后都要攥在皇帝一个人手中,八旗大旗主识相的就听从安排,不识相的等他腾出手就收拾他们。
皇帝要收拢兵权,最可靠的当然是自家兄弟,等将来八旗大旗主翻不出什么风浪,到时候用人不用和现在一样还要考虑那人背后是不是还有别的牵扯。
他们这一辈兄弟本就不多,如今更是只剩下他们三人,他和常宁可以不会带兵,但是统帅也不能落在别人手上。
不趁着打仗收拢兵权,以后再想收就没那么容易了。
各旗都统副都统都开始忙碌,兵部户部也飞速运转,要不是使团由萨布素带兵护送,不能走喀尔喀还能绕路,人员的安全能够得到保障,康熙恨不得三天就点好兵亲征准噶尔。
当然,他们现在的速度也不慢。
刚进入八月,大军就气势汹汹的朝北方开去,京城有通往四面八方的宽阔水泥路,前头的骑兵只要三天就能抵达喀尔喀。
裕亲王和恭亲王各率一军,皇帝自己率领一军,仨人全去打仗,监国的任务就落在了太子肩上。
大阿哥开心的很,他能随军打仗,太子只能留下来看家,由此可见,还是不当太子更适合他,没有自由的人生毫无意义,哪怕马革裹尸还,他也不想在紫禁城蹉跎一辈子。
话说的豪情万丈,话音未落就遭到额娘和福晋的双重泪眼攻击。
惠妃打心底里不希望儿子去战场上冒险,可是男儿要建功立业,她要是拦着反而遭恨,只能安慰自己军中有皇上还有裕亲王和恭亲王,裕亲王办事儿向来稳妥,胤禔跟在他身边肯定会平安无事。
大福晋也害怕,他们俩才成亲每两年就要送夫君去战场,万一有个三长两短,府里也没个孩子,到时该如何是好?
俩人本就担心害怕,听到胤禔说什么马革裹尸还更是心慌,大阿哥哄了这个哄那个,结果哪个都没哄好还遭埋怨,悔的他肠子都青了,有什么话不能在外面说,非得在额娘福晋耳边说,这下可好,捅了马蜂窝了吧。
对于他们家老大的悲催遭遇,太子只想说,还是教训的轻。
大军开拔,皇帝御驾亲征,太子殿下带着弟弟们出城相送,看着在风中猎猎作响的旗帜慢慢走远,直到看不见他们家汗阿玛的銮驾,这才招呼着小家伙们回去。
看来噶尔丹被俄罗斯和大清签订条约的事情刺激的不轻,不然也不会那么快发兵,胤禛他们绕过喀尔喀回京,路绕的远了点,这几天也应该要到了,不知道会不会在遇到汗阿玛的时候顺带着一起去打仗,如果被留下的话,只怕要等过年才能回来。
要不是他是太子,不能轻举妄动,他也想去战场上看看来着,武器厉不厉害战场上才能见真章,不知道噶尔丹看到他们的大炮会是什么反应,他还真有点好奇。
打仗最要紧的就是不能着急,噶尔丹一急就说明他开始慌了,之前推测的拿下准噶尔至少要两到三年,以现在的情况来看,哪里需要两三年,这一仗就能将准噶尔拿下。
蒙古各部的关系乱的很,噶尔丹当上准噶尔部的汗王也不怎么名正言顺,他是上一任汗王僧格的弟弟,而上一任汗王僧格还有儿子在,汗王的位子本来要传给儿子,结果却被弟弟给抢走了,跟喀尔喀的扎萨克图汗情况一模一样。
札萨克图汗继位名不正言不顺,旁边有个土谢图汗以此为借口找茬,准噶尔部的势力比喀尔喀大的多,其中难道没有人看噶尔丹不顺眼?
用脚丫子想也知道不可能。
汗阿玛老早之前就悄悄联络准格尔部上一任汗王僧格的长子策妄阿拉布坦,那小子迫切的想要夺回汗王的位子,噶尔丹有西藏那边的帮助,他寻求大清朝廷的帮助也情有可原,叔侄俩针锋相对,就算不能毕其功于一役,准噶尔也会分裂成两部、至少两部。
噶尔丹背靠西藏,还有车臣汗暗戳戳的推动,策妄阿拉布坦对此心知肚明,对车臣汗恨的是是牙痒痒,他拿远在西藏的达...赖喇嘛没办法,打个喀尔喀却不在话下。
策妄阿拉布坦明面上带着僧格留下的旧部依附噶尔丹,但是整个准噶尔汗国的人都清楚,他们叔侄俩已经翻脸,只要有机会,策妄阿拉布坦会毫不犹豫的弄死噶尔丹。
老毛子那边中断对噶尔丹的武器支持,准噶尔内部又有大侄子虎视眈眈,噶尔丹不急才怪。
孩子王太子殿下带着小萝卜头们上了马车,托着脸想要不要趁头顶的大山不在搞点事情。
监国这种事情他熟的很,不会和上辈子那样紧张兮兮的差点把自己搞成个神经病,要紧的事情会有八百里加急送去皇帝跟前,需要他处理的都是些无足轻重的小事,换句话说,就是留给谁来处理都行。
他的任务是监国,又不是将皇帝取而代之,做的不好顶多挨顿训斥,做的太好才会出事。
他干活干的太好,汗阿玛回来的时候会夸他几句,最多也就是夸他几句,他已经是太子,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太子,本来待遇就好的不能再好,想赏也找不出什么东西可以赏,他太优秀,反而会给汗阿玛压力。
儿子已经成长到足以将他取而代之的程度,他这个父亲是不是该退位让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