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是怒气冲冲地呵斥着墨珣,但墨珣面上虽是恭敬,可实际上却是左耳进右耳出的。现在倒好,越国公的语气已经放缓了下来,从原来的呵斥变成了劝阻。
“孙儿虽也在朝为官,但却只知道大周现在的局势不容乐观。”墨珣见越国公已经没有刚才那么气了,这才苦口婆心地劝道“而究竟如何不乐观前线又发生了什么事玉门关什么样儿这些孙儿都一概不知。”
越国公一听,忙打断了墨珣的话,“你既一概不知,那还想当然”
墨珣摇头,“孙儿的意思是,孙儿为官尚且不知,那百姓又要从何得知”
“皇上虽张贴告知,遍寻有识之士,可究竟何许人才叫有识之士”墨珣指着被两人摊开在书案上的那一摞摞纸,“看了这么久,可有一份合适的”
“这些都不符合大周的情况,但也不能说他们言之无物。”
“皇上将机密要闻全都摁住了。”说着,墨珣的表情就变得痛心疾首起来,“孙儿知道皇上是担心引起恐慌,但说句实话,朝中的文武百官,没有亲历战事,没能抵达前线,就在京里干着急罢了。皇上诚招有识之士,这个心是对的,但又让朝中文武百官来审稿”
墨珣轻笑了一声,“祖父且说说,我们这是在做什么”
越国公一听,顿时便觉得墨珣所言在理。
因为前来投状的人数众多,总不能每个都引到牵复帝面前去。在牵复帝见他们之前,总得先核查清楚确实十分耽误功夫。
而墨珣说的也没错,百官之中,上过战场的并没有多少,有些甚至连急行军日行多少都不清楚。
“那你说,该怎么办”越国公此时已不再像刚才那样生气了。
适才,越国公以为墨珣是不懂装懂,说话的内容里也是玩笑居多本来大周正值危难之际,越国公已很是烦心,偏生墨珣还要拿这事来开玩笑,叫越国公怎么能心平气和跟他说话
可现在不同,墨珣明显是个明白人。
“打包打包都送到边关去。”
就算是躲在幕后出谋划策的谋士,那也不能是坐在千里之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