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着管家和丁成英的面, 墨珣是真不知道能跟越国公说些什么。
现在时间又这么早,总不能叫他们俩在花厅里这么大眼瞪小眼吧?!
墨珣的想法与越国公的,有着很明显的不同。
墨珣在知道宣和帝触及了自己底线的那一刻, 就曾想过要改朝换代。
但越国公却从来都没有过这样的想法——越国公心中只想到了要如何规劝宣和帝, 好叫他改邪归正。
再者,叫墨珣看来,旁人的事倒不如越国公重要。
越国公本就年事已高, 再加上连日的劳累,本就已经疲惫不堪。倒不如趁这会儿工夫多歇上一歇,有什么事就等早朝的时候再说。
五翁主的死,那是早早就已经定下了的。
而从雅砻回来通风报信的侍卫, 本来就是进了怀阳城之后, 便直接往宫门的方向去了。
就这一路上, 能路过几个官员的家门口?
并且,也不是所有的官员都像越国公府这样夜里还有侍卫巡夜的。
这件事就是挨个传, 那也得传上一两个时辰。
到时候, 那就已经正正好是官员进宫早朝的时间了, 那墨珣与越国公两人又何必赶在这个时候进宫呢?
宣和帝那边才刚刚听到了侍卫传达的消息, 越国公这边就急吼吼地冲到宫里要与宣和帝一同商议对策……?
姑且不谈越国公与宣和帝两人持有不同的想法, 就算他们两个想法相同, 都想要与雅砻开战,那这件事难道就可以不用放到早朝上, 与朝中的文武百官共同商议一番吗?
墨珣是想的很明白, 宣和帝本身就没有多倚重越国公。那么越国公在这个节骨眼上冲进宫里, 其实也于事无补。
待时候差不多了,两人这才进宫。
而到了宫里之后,同僚们一碰面,便全都聊起了今日早些时候听到的响动。
若说一开始还有人不知道是发生了什么事,可在听完了同僚们的小声交谈之后,便也全都知道了。
随着一声“皇上驾到”,朝臣们的交谈也全都停了,各自站到了自己的位置上等候宣和帝进殿。
宣和帝是还没坐到龙椅上,就已经开口说道:“刚才……昭瑾翁主的侍卫拼死从雅砻逃了回来……跟朕说……”宣和帝说着说着便深呼吸了一次,“说,朕的昭瑾……没了。”
饶是满朝文武都已知道今日早朝的议题必定与“五翁主的死”有关,却也还是被宣和帝的这样一番反应闹得有些不敢接茬。
墨珣微微地低了头,视线也是朝下,正盯着站在自己身前的同僚的脚后跟看。
尽管如此,墨珣的注意力也是全然放在太和殿内、宣和帝的身上。
宣和帝此时,真的就像是一个痛失爱子的父亲。
若不是墨珣早就已经知道了其中的关节,恐怕也要被今日宣和帝的这副模样给骗过去了。
宣和帝只说了两句,便停了下来,由柱下御史继续说:“据侍卫所说,昭瑾翁主与雅砻大王成亲之后,并不受雅砻大王宠爱。雅砻大王初登大宝,为联合周围的部族便娶了部落首领的儿子。部族的哥儿皆为蛮夷,昭瑾翁主虽是王后,但雅砻大王却是不怎么喜欢昭瑾翁主……致使翁主在雅砻饱受欺凌。”
柱下御史说着,顿了一下,好给朝臣们反应的时间。
“雅砻大王非但没有顾虑与大周之间的情谊,反而将五翁主放置在后宫,任其自生自灭。其他的后妃见到雅砻大王对昭瑾翁主不闻不问,就可劲磋磨昭瑾翁主。”
“翁主怀了身孕,也因奸人所害落了胎。随行医官说翁主身体亏损,恐再难有孕。”
尽管朝臣们觉得,宣和帝应当让那个从雅砻回来的侍卫到大殿之中,将五翁主到了雅砻之后所发生的事情,一五一十地的说与满朝文武听……可眼下,却也没人敢开口打断柱下御史的话。
柱下御史仿佛是在复述一般,又道:“雅砻大王并未彻查,致使奸人愈发有恃无恐。翁主落胎之后便郁郁寡欢,可是,有外国使臣到雅砻觐见,雅砻大王亦会让翁主到殿内跳舞助兴,只说是大周的舞蹈与雅砻的不同,五翁主应该很会跳舞才是。”
“翁主不允,便被后妃当众羞辱。雅砻大王也觉得翁主扫了他的兴,对翁主愈发不喜。”
……
柱下御史一直在述说着五翁主嫁到了雅砻之后的不幸,而像这样作贱翁主的事也时有发生,竟是一一都被记录在册。
墨珣虽是低着头,但注意力却是全然放在了殿内。
柱下御史此时手中正拿着一本册子,想来应当是今日那个侍卫进了宫之后交给皇上的。
墨珣知道皇上已经为了这件事筹划多年,自然不可能在这种小事上露出马脚。而且,就算最近发生了几件大事,想来也无法动摇宣和帝分毫。
宣和帝本就不是一个信鬼神的人,自然也就不会因为这些事改变自己的初衷。
否则的话,像今日那个侍卫进了城,就只说是五翁主死了。
那也有很多种死法,犯不着说雅砻那边作贱五翁主。
“几个后妃皆有身孕,诞下了皇子之后,地位也是水涨船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