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翰林院也去了不少人。
但是这样做的弊端也很明显,科举取士一般都是靠着死记硬背便能取得功名,纸上谈兵的人自然居多。学文者也不见得全是思维灵活、条理清晰之辈。习武之人也不全是那等头脑简单、四肢发达之人。
翰林院藏书众多,有些翰林官趁着职务之便倒也读书不少。尤其这次又为了竞争外派的资格,大家也是卯足了劲儿去查阅那些个修筑河道一类的书籍。前人经验可取,却也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够融会贯通的。
特别是一些翰林官自视甚高,到了地方上,估计还瞧不起县令、知府,更是听不进别人的意见……
墨珣觉得想要做实事,那就得从实地出发。像宣和帝这样随随便便就往地方上派文臣,显然不是明智之举。
不过,他作为一个人,想法也很是很片面。对于这一整件事,墨珣作为翰林院修撰,人在京城,除了从越国公那边听到一些消息之外,知道得也并不多。
像这个洪涝灾害、赈灾抢险,已经有专人负责,墨珣暂时也帮不上什么忙。他本身并没有多少修整河道的经历,就算到过凡界帮助过黎民百姓,那也只是作为一个人,而不是一个官员。正所谓,在其位,谋其政,既然他现在没有这个资格,那还是不要过多地想办法去干涉这件事为好。
再者,他这段时间初入翰林院,一直在与同僚进行磨合,同时也被派了不少的差事,正是十分忙碌的时候。
墨珣没别的想法,直接认定是周涛所为。反正周涛之前在宣和帝面前已经揭了墨珣的短,那就已经算是跟墨珣和越国公撕破脸了。
现在墨珣与周涛同在翰林院当差,平日里没什么交集,看起来倒也相安无事。而周涛因为当年周江源的事被降了一级,经过这几年的努力,通过考核终于又爬回了原来的位置。然而当初跟他差不多的同僚一个、两个的要么外派,要么调离翰林院这个清水衙门……只有他连个竞争的机会都没有。
墨珣心想,应该正是因为如此,周涛才会像现在这样对自己怀恨在心。而他俩的过节还不止如此,“周江源身死”或许也被周涛算到了自己头上。
所以,只要墨珣在翰林院,莫名其妙受到别人的刁难,他便立刻将这笔账归到周涛身上。
尽管周涛在宣和帝跟前败下阵来,但他怎么说也在翰林院里干了这么多年,再加上四年前墨珣即将授官那会儿他就已经同越国公、墨珣撕破脸了。
所以这会儿任谁都知道他俩关系好不到哪去。
而周涛之所以敢这么明目张胆,想来不过,是因为他背后站着钱丞相。
只是,墨珣当真是想不明白,钱丞相为什么还要把这样一个到处惹麻烦的人留在身边呢?难道是因为“炮仗”好使,指哪打哪?
在墨珣看来,周涛这样的人已经明摆着是个废棋了。不说别的,就说这次翰林院的官员们争外派的名额,周涛不是什么都没争上吗?而且,就墨珣知道的建州学政谢建阳,人家进翰林院时间不如周涛长,却已经是一个州的学政了。要说周涛是被钱丞相刻意留在京里,那墨珣还真不信。在自己身边不留一两个得用的人,留这么个脑子不清醒的做什么?拖自己的后腿吗?
墨珣在翰林院被人安排的差事比起今年他一同授官的新科状元来说,确实是多了不少。而且,他还时常能看到新科一甲前三名闲暇之余得空,尚能与旁人吹嘘溜马。反观自己,竟然时刻都在整理文集,着实喝口茶水的功夫都很少。
当然,这不过只是表象罢了。
墨珣当年还在玄九宗,还只是一个普通的杂扫弟子的时候,也经常被安排了许多活计。有些与墨珣一同进玄九宗的弟子想来应该是家中有所交待,年纪轻轻就懂得拿东西去孝敬负责管他们这些新人的师兄、师姐。虽说修真之人看不上凡间的那些个玩意儿,但禁不住人家嘴甜啊。墨珣还隐约记得,他的家很穷,兄弟姐妹好几个,也卖了好几个。他不过是赶巧了,正好碰上玄九宗收人,否则应该也是难逃被卖掉的命运吧……
思绪一下就飘了好远。
墨珣手上翻书的动作不停,眼睛虽然也盯着书籍,但却并没有焦距。
或许是因为年纪大了,总爱去想以前的事。
墨珣禁不住在心里叹了口气。
他在翰林院的工作,其实并没有别人看起来的那么多。但是他的手上却时时刻刻都捧着一本书,甚至有别的翰林过来,他还会假模假势地写上几个字,给别人营造出一种“他很忙”的假象。尤其是掌院学士和副掌院学士过来的时候,墨珣是忙得连头都没空抬。
修撰的日常工作就是整理、编写书籍和年史,说来说去就是个拿笔的活计。而刚才在太和殿外,墨珣想通了自己此番重活一世的关节,便也不想再这样荒废时日了。
既然这般打定了主意,那他出宫回府之后,恐怕有很多事要向越国公请教。以往他觉得事不关己,自是一字都不欲多问。越国公身处御史台,全国的所有机密要务都从御史台过,之后才转呈给宣和帝……如此一来,越国公就算平日用饭的时候会同家里人闲聊,却也并不是什么事都说的。
墨珣要问的,自然也不会是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