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017(1 / 2)

黄俨和马三保都是朱棣身边伺候的太监。马三保负责公事,而他负责朱棣的衣食住行。

马三保经常跟着朱棣出门。每次,朱棣出征,马三保都会跟着。而,黄俨几乎都是待在王府里。就像这次出兵,马三保再次跟随在朱棣的身边,而黄俨被留在了王府。

黄俨负责把王府的消息传递给朱棣,也负责把朱棣那边的消息传给燕王妃。他利用传递消息之便,偷偷地把朱高炽的消息传给朱高燧。

表面上,黄俨是朱棣身边伺候的太监。实际上,他是朱高燧的人。

很早之前,黄俨就被朱高燧收买,并且对朱高燧忠心耿耿。

在那本金手指的书上,黄俨还帮朱高燧谋划过篡位这件事情。在朱棣的药里下药,伪造圣旨传位给朱高燧,不过这件事情并没有成功。

一直以来,黄俨经常传递消息给朱高燧,让朱高燧对朱棣和朱高炽的事情,还有对王府里的事情都了如指掌。

以黄俨的身份地位,他没必要投靠朱高燧。再说,在朱棣眼皮子底下传递消息给朱高燧是一件很冒险的事情。朱瞻基很好奇他三叔给黄俨灌了什么迷魂汤,让黄俨对他忠心耿耿。

黄俨是他爷爷身边伺候的太监,很得他爷爷和奶奶重用。要想解决他,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他必须解决掉,不能再让他给三叔传递消息。

如果只是把他从爷爷身边赶走,他还留在王府,依旧能给三叔传递消息。解决他最好的办法,就是把他赶出燕王府,这样他就不能再向三叔高密。

他得好好想想用什么办法把黄俨赶出燕王府。

朱高炽坐下来,问道:“娘,您让黄俨去找爹做什么?”

燕王妃抱着朱瞻基说道:“让他给你爹送一些东西,顺便告诉你爹,家里一切安好,让他不要为家里的事情牵挂。”说到这里,她低头亲了下孙子的小脸,笑着说,“最重要的是告诉你爹,瞻基想他了。”

朱瞻基听到这话,附和道:“嗯,想爷爷。”他是真的有点想爷爷。

“你爷爷要是知道你想他,一定会非常高兴。”燕王妃蹭了蹭朱瞻基的小脸说,“我们瞻基真是一个孝顺的孩子。”

朱高炽陪燕王妃聊了一会儿话后才离开。

燕王妃陪着孙子玩,顺便教朱瞻基一些东西。

自从朱瞻基会说话后,燕王妃就开始教他《千字文》和一些简单的唐诗,并没有教他识字或者写字。

她每天教给朱瞻基的东西并不多,比如说《千字文》就教一两句。先带着朱瞻基把这一两句背读几遍,接着再告诉他这一两句是什么意思,最后再衍生地讲跟着两句话有关的故事。

燕王妃还会教朱瞻基一些词语或者成语。她会详细地告诉朱瞻基这个词语或者成语是什么意思,以及它们的来源。

朱瞻基虽然不记得上辈子的事情,但是对于这些知识,他还是有记忆的。燕王妃教他一遍,他就能全部记住,并且深刻理解。

虽然燕王妃早就猜到孙子聪明,但是孙子的聪慧还是超出了她意料。不过,她每天还是一点点地教导朱瞻基。

燕王妃觉得朱瞻基太小,不能一次性教太多的东西。等孙子三岁的时候,再正式给他启蒙,届时再多教他一些东西。

朱瞻基坐在榻上,一边玩着鲁班锁,一边跟着燕王妃学《千字文》。玩了一会儿,他就困了,趴在燕王妃的怀里睡了起来。

过了一会儿,燕王妃才抱起孙子去偏殿,把他放在摇摇床里。等她从偏殿里出来,张明珍找了过来。

这段时日,燕王妃把管理王府的事情交给张明珍做。张明珍一开始做的时候很吃力,但是这两天顺利多了。

秋收已经结束,北平府已经进入秋季,天气也慢慢转凉。再过一段时间,北平府就要进入冬季。

北平府的冬季是非常寒冷的,在入冬之前,得提前做好准备。再者,今年情况特殊,要准备更多的东西。别的不说,就说粮食,要比以往准备的多。

“娘,我已经统计完今年府里所有的收成。”张明珍手里拿着几本账簿,“今年的收成要比去年多了一层。”

“你把粮食统计好后,就安排储存起来。”燕王妃想了想又说道,“再做一些干粮,以备不备之需。”干粮不仅容易做,而且容易储存。如果以后发生意外,它将会派上大用场。

“是,娘,我待会就吩咐下去。”张明珍犹豫了下,“娘,要不要让北平的老百姓们也做干粮?”

燕王妃听到这话,陷入了沉思。半饷后,她才说道:“不能让老百姓们做干粮。”

“娘,这是为何?”

“会动摇民心的。”燕王妃神色严肃地说道,“王爷刚出兵没多久,我们就让老百姓做干粮,会让老百姓认为北平府有危险,到时候不仅会人心惶惶,还会有人逃出北平。”

“娘说的对,是我欠考虑了。”这个时候,最不能动摇的就是民心。

“你也是为了百姓着想。”燕王妃对张明珍温和地笑道,“今年北平风调雨顺,老百姓的收成也不错。再说,老百姓也不是傻子,他们心里清楚北平日后会面对的情况,他们会储存粮食的。”一时半会儿,北平不会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