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十三章(1 / 5)

新任扬州知府名叫陈瑞武,是齐国公之孙。其兄长陈瑞文袭了三品威震将军;陈瑞武则从科第入仕,如今也升到了四品知府。这一文一武兄弟两个,名曰瑞文的做的是武官,名曰瑞武的做的却是文官,倒也有趣。

齐国公一支虽然降等降得极狠,到底是四王八公这样的勋贵人家,谋到扬州知府这样的肥缺,也在情理之中。且齐国公府这样的人家偏向谁先不说,至少作为勋贵之家,没那么容易被封疆大吏指使裹挟,有相对硬气的背景治理地方。

要说黛玉是不相信什么四王八公同气连枝的话的,这些人家,当年军中杀出来,确然有些交情,但是也至于将交情凌驾在宗族利益之上。太子尚且靠不住承恩公府,林家更不指望凭荣国府女婿的身份,就觉得陈瑞武定然会和林家利益一致。但只要陈家不偏向甄家,于林家而言,便是好消息了。至少陈瑞武的出身,有不偏向甄应嘉的底气。

倒是新来的扬州同知叫林如海父女颇为意外。

新任的扬州同知名叫林枫,是林如海的族叔,便是林玉竹的祖父,原本在湖州做通判。

官场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六品升五品是一个坎,别看正六品到从五品只差半级,有些官运不畅的却是一辈子跨不过去。这回林枫一下子从正六品通判为正五品同知,品级只升了一级,但是档次却升了两档,实打实的越级升迁,又是在扬州这样的富饶之地,可见林枫这次升迁极是难得。

林如海知道闺女不俗,问:“玉儿方才因何说胜负已分?”

黛玉又重点看了这次的升迁委任,平静而笃定的道:“朝廷彻查盐税弊案的决心极大啊。”

林如海‘哦’了一声,微笑着看黛玉。

黛玉知道这是父亲有心提点考校自己,便接着道:“江南乃是全国纳税大省,又是鱼米之乡,所产粮食供应京城和周边驻军。江南一地是否稳定,关系江山社稷。皇上有心重振江南官场风气,却也不能操之过急。

若是江南官员更替太快,地方政务来不及交接清楚,或是影响春耕,或是影响秋收,或是有其他人犹如这次哄抬盐价一般闹事,皆会影响地方稳定,进而影响全国。若是地方官员更换太慢,则给了那些国贼禄蠹大量的缓冲时间,叫他们懒政,不作为,甚至蓄意破坏,皆是不美。

正地方官场风气,好比修一张摇摇欲坠的桌子,而当地百姓便是桌上的瓜果瓷器,既要将桌子修好了,又不能伤了桌面上的诸多物件。四条腿一条一条的替换,方能护着桌上瓜果瓷器不至于摔一地;若是将四条腿全都拆了,桌上一应物品便全摔了。江南这样的产出大省若是遇此重创,且不知要休养生息几年,才能缓过来。所以,江南的事,唯有循序渐进。

如此背景之下,扬州一地却连换两名地方官,且扬州同知和父亲是同族,可见圣上官场彻查两淮盐运的决心。枫叔祖连升两级做扬州同知,是朝廷的一种态度,若是还有人阻挠彻查私盐弊案,给父亲下绊子,则是和朝廷作对。”

林如海也笑道:“玉儿之言虽然不差,但是有些穷凶极恶之徒,依旧会铤而走险。”

黛玉睫毛向下压了一下,道:“关系生死存亡,定会有人垂死挣扎,但是自古以来,顽固挣扎者都影响不了大局。所谓大势所趋,无人能改。”

是啊,胜负已分,甄家再是势大,也不过是能拖多久的问题,但是此次不可能全身而退。林如海点了一下头,又问:“除此之外,玉儿还看出什么?”

黛玉仰头瞧着父亲的眼睛,语速不快,但很是信心满满的道:“私盐弊案一旦了结,圣上对父亲会有新的安排。至少不会留在扬州,更大的可能是不会留在江南。”

这一点,林如海在看到朝廷的新委任之后就心中有数。本朝会避免官员在原籍做官,同时更会避免同族在同一地做官,为的是规避地方官员沆瀣一气,为害一方。这次林枫能做扬州同知,乃是情况特殊,为的摆明一种态度:朝廷为了整顿江南官场,不惜破坏一些准则。

但是私盐弊案一旦了结,朝廷必然不愿意保留此等境况,林如海和林枫,二人自然只能留一个在扬州。

巡盐御史本就是一年一任,林如海能连任,一个是因为他是查办私盐案的关键人物;二也是今年是江南官场倾轧的关键年份。但是这两桩大事了了之后,林如海几乎不可能继续留在江南。

不留在江南,多半是会回京了。父女两个虽然都心下明白,但是毕竟离下旨还早,便没说破。

朝廷决心如此之大,此消彼长间,林如海的工作虽然依旧繁重,但总体来说,难度和阻碍是持续降低的。

黛玉除了管理好中馈,替父亲免除后顾之忧外,也做不了什么。

如此过了一段时间,这日林如海落衙回来,带回来个极貌美的女孩子。

黛玉刚一见那女孩子就是一愣,险些失态。

女孩子约莫十一二岁年纪,样貌出众,尤其眉间一点胭脂痣,越发显得品格风流。这不是前世的香菱是谁?看过原著之后,黛玉自然知道了香菱本名叫英莲,原是苏州阊门人氏,也是好人家的女儿,只是遭际令人唏嘘。

说来,前世自己和英莲还算谈得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