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时节,愿得年年,常见中秋月。
小镇节日氛围渐浓,圆月糕点礼盒可以开始订起来了。
这几日餐馆里的老顾客们都在讨论哪家的糕点好吃,动作快些的人家这会儿都已经吃上圆月节糕点了。
比如隔壁的王爷爷家,儿女工作忙,圆月节和建国日又距离没几天,他们便打算圆月节时留在公司值班,等建国日的时候再休个长假,好好陪双亲一段时间。
人未到,礼先行。儿女早就把圆月节的糕点啥的寄到小镇了,着实孝顺。
王爷爷老两口哪里吃得了那么多糕点?这不,来问林予买糕点没有,没买的话就别买了,他们给送过来。
林予确实没有买糕点的意识,往年这些都是父母准备的,她只管吃就是。今年不一样,她毕业了,是时候该学着分担了。
她肯定不能收王爷爷的糕点啊,只说已经在网上订了。
老两口被拒绝后还挺失望。
厨房里正好有烤箱,她还没用过呢,林予就打算自己做糕点。
她从来没有做过糕点,不过网上有很多相关的制作教程,看着倒是不难。
为了防止浪费,林予第一次做的时候,数量很少,只有五个,没想到她的动手能力还行,味道挺不错的。
表皮被烤得金黄,馅儿是蓝莓酱果,总体下来不会很甜很腻。
林予像是找到了新玩具一样,对烘焙开始兴趣大增,每天餐馆打烊后就用烤箱做各种各样的小甜点,香甜的味道飘啊飘,快要入睡都被馋醒了。
她做的最多的还是圆月节特有的糕点,她想给老顾客们都送上一个,聊表心意。
顾客们收到这个小礼品果然很惊喜,王爷爷都说,这个糕点比他儿子女儿寄来的还要好吃。
有些客人得知糕点是她自己做的,甚至还提出购买的意向……林予没有答应,快过节了,她也想躲躲懒偷偷闲,钱是赚不完的,身体最重要。
她之前认为自己年轻,不怕辛苦,可两个多月正式营业下来,她渐渐感受到了疲惫,对于下厨的热爱也稍减许多,再这样下去,林予觉得自己可能会厌烦这样的生活。
过节之后吧,得做调整了。
顾客们还不知道以后会面对什么,一个个高高兴兴地喜迎圆月节。
林予在圆月节前一天回家,她手里提了好些东西,糕点、柚子葡萄等水果,现在不差钱了,她买的水果品质都是顶好的,光是包装就能看出来贵,惹得沈兰心心疼不已。
节俭似乎刻在老一辈的骨子里。沈兰心觉得水果只要没有烂,不拘品相,能吃就可以了。
林予却持不同意见,赚钱就是为了花,怎么样都不能亏待自己。但她也能理解母亲的想法,毕竟以前穷,为了供她和哥哥读书,父母吃了很多苦。
她轻轻趴在母亲背上,“妈,我能赚钱了,咱家会越来越好的,所以这点钱您别放在心上,我以后会赚更多的钱,到时候你和爸爸就不用守着铺子,想去哪里玩就去哪里玩,出国也可以。”
听着闺女这么豪气的话,林家兴笑了,说道:“看来这三月予予赚了很多嘛。”
林予比了下手指,林家兴迟疑,“六万?”
“再猜?”
“八万?”
林予笑:“是十九万多。”带着浓浓的自豪感,她可骄傲坏了。
林家兴嚯地一声,朝她竖起大拇指,“不愧是我闺女!”
林家杂货铺地段不好,做的是邻里乡亲的生意,基础的生活用品价格不高,每天顶多挣个一两百,一年也就差不多十万,闺女的铺子才开了不到三个月,居然就挣了这么多!
做父母最高兴的不就是儿女都有出息嘛,林家兴高兴得像是喝了酒,激动地满脸通红。沈兰心眼眶微润,拍拍女儿的头发,“好,好啊。”
一家三口开开心心吃了一顿团圆饭。
第二天,三人早早就出门乘车去市里。
林奶奶和大伯林家安在市里居住,逢年过节,大家都要聚在大伯家吃团圆饭。
林予长大后就不喜欢去大伯家了,大伯母小婶明里暗里挤兑自家穷,奶奶重男轻女,偏心偏到咯吱窝。
林家兴这么些年也寒心了,只是他觉得人生在世独木难支,儿女们以后可能还要仰仗其他的兄弟姐妹,家族团圆饭要是缺席了,感情也会越来越远,到时候想要开口也就难了。
因此他一直小心翼翼地维系着薄弱的亲情,说到底还是为了儿女的长远着想。
林大伯的房子是十多年前买的,现在已经有些破旧,面积也小,但大伯娘可骄傲了,他们在市里有房,是城里人。
林予想着,以后她有钱了也在市里给爸妈买房,不为别的,就为了扬眉吐气。
他们到的时候,小叔小婶也在,是了,他们都住在市里。
齐聚一堂,男人们聊车聊事业,女人们聊八卦聊护肤品。一般这些话题都是不带林家兴夫妻的,他们住在镇上,不在一个圈子里,有什么可聊的呢。
林予一样被冷落着。林家安和林家辉住在同一个小区,经常来往,连带着孩子们也很亲密,从来不会带林予兄妹玩儿。
当然,表面功夫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