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太湖西岸的洑东镇,隶属于常州府宜兴县,但小镇到县城还有足足四十里。 而洑东镇南边不远的地方,就是常州府与湖州府的地界,地界以南,便是海汉实际控制的地区了。从某种角度来说,这里也算得上是当今大明的边陲小镇了。 虽说洑东镇的位置有些偏僻,不过说起这地方的土特产,倒是在外界小有名气。着名的宜兴紫砂壶所使用的原料紫砂矿,就产自洑东镇旁边的丁山。 附近十里八乡,几乎所有制作紫砂壶的大小作坊,都要到这边来购买原料。所以小镇的位置虽然有点偏远,但却并不冷清,每日迎来送往的南北客商着实不少。 但此刻的洑东镇已不复往日的热闹,明明是晌午时分,街面上却冷冷清清,见不着几个行人走动,更没有平时熙熙攘攘的商队出现。 镇上一间客栈门口,满脸忧色的掌柜站在门口张望半天,最后对身边的伙计吩咐道:“关门打烊吧,看样子今天是没生意了!” 伙计一边搬动门板,一边问道:“掌柜的,都说海汉军要打过来了,镇上人都跑得差不多了,要不,我们也先出去躲一躲?” 掌柜骂道:“躲个屁!我这小客栈又没油水,海汉人哪能看得上,真要抢,他们难道不知道去抢县城的大户吗?” 伙计不服道:“那万一他们打到这里顺手放把火,殃及到我们也难说。” 掌柜连连啐道:“呸呸呸!你这小子说话真是触霉头!待会儿你去我房里,把柜子里的双色旗拿出来挂到门口。” 伙计道:“挂海汉双色旗?要是被官府的人看到了怎么办?” 掌柜骂道:“这都火烧眉毛了,你还担心官府的人怎么想,眼下要紧的是先保住客栈,今后这洑东镇归谁管还不好说呢!” 挂红蓝双色旗这法子,是掌柜以前听一位经常去杭州办事的熟客说的。据说海汉军攻打城镇的时候,只要见着挂着这双色旗的地方,一般都不会再去主动攻击。 这说法到底靠不靠谱,掌柜其实也拿不准,毕竟只是江湖传闻,并没有什么实证。 不过前些天从南边传来消息,两国可能又要开战,掌柜想起这个传闻,就赶紧找镇上的布行扯了数尺红蓝布,拿回来让老婆缝了一面双色旗,以备不时之需。 他这间客栈是前半辈子一点一点攒出来的家业,仓促间也没法变现带走,要让他舍弃客栈去逃难,那更是办不到。这挂海汉双色旗的法子虽然不知道能不能奏效,但当下这状况也没有挑三拣四的余地了,只能死马当成活马医。 掌柜虽然有些嘴硬,但伙计说的风险,他其实早就考虑到了。 据他所知,镇上悄悄准备了双色旗的可不止他这一家,老刘家的米店,宋瘸子的当铺,还有镇东的王财主家,都偷偷摸摸备好了双色旗。 甚至从县城退休回洑东镇养老那位戚师爷,平时满口的仁义道德、忠君爱国,事到临头却去布行买了好几匹红蓝棉布,看那架势是打算用这双色布匹把整个宅子裹上一圈了。 这些消息来源是开布行的老章,掌柜跟他多年朋友,肯定不会编故事来骗自己。战乱时期,为了保住家业和性命,谁还顾得了那么多,双色旗别家挂得,自己当然也能挂。 刚过晌午,洑东镇果然开进了一支部队。但来者并非海汉军,而是一支明军。 伙计率先发现了明军的旌旗,赶紧跑去告诉掌柜这个好消息:“掌柜的,救兵,救兵来了!” 掌柜一听,连忙跑到窗口去看,果然瞧见了明军的踪影,正在挨家挨户的拍门。 “活见鬼了欸!”掌柜从客栈二楼的窗户里看到这支明军出现,顿时觉得不妙。 伙计见他情绪不对,好奇问道:“掌柜的,这救兵来了,你还慌什么?” 掌柜急道:“你懂个屁!外面那些不是救兵,是来打秋风的!” 洑东镇平时并无明军驻扎,最近的明军驻地都在四十里外的县城。这些明军突然出现在洑东镇,可并不见得是什么好事。 掌柜还没来得及去把大门外的双色旗收回来,外面也已经传来了拍门声。 掌柜本想装死不去开门,但外面的人已经吼起来:“没人是吧?给这家做上标记,待会儿一把火烧了!” 掌柜哪还敢继续藏着,赶紧去开了门,口中连道:“烧不得,烧不得啊!” 门外站着七八个明军,为首的军官看了掌柜一眼,冷冷地说道:“我部为守卫宜兴县,现向民间征调钱粮以作军资,你这客栈看着也不小,就拿二百两银子,再捐五百斤粮吧!” 伙计愣头愣脑地问道:“军爷,你们打算要在洑东镇跟海汉人干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