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寄生蚂蚁精兵的奋战下,寄生大军花费数天时间,付出不小代价,才算剿灭了被困在蚁冢城堡内的全部毁灭者残兵。战斗之后,蚁冢城堡内外一片残垣断壁,都是战火的荼毒。
残存的寄生白蚁们只能拖动疲惫的躯体,硬把幼虫挤出最后的胶液,搅拌出混凝土,去修补那些仿佛永远不可能补上的巨大窟窿,就像神只徒劳的试图制止这个世界的战争一般。
而在围绕蚁冢城堡激战的这几天里,寄生大军主力和毁灭者渡河部队还在滩头阵地附近进行了数次惨烈的争夺,双方攻守频繁易势,战线不断来回拉锯,直至最终耗尽了动能,随后双方不得不默契地各自后退一段距离,暂时脱离了大规模接触,在中间留下了一条一两米宽的中空地带。
现在,双方的对峙战线大致呈一道弯弓型,自北向南延伸,两端都紧贴河流。毁灭者占据的阵地以最初抢占的河滩为核心,向北、西、三个方向各有拓展,其中最主要的进攻方向依旧是指向蚁冢城堡南的西线。而寄生大军也以此方向为防御重点,双方对峙的地点处在蚁冢城堡到河岸的中点附近。除了少数平地,战线基本沿着崎岖的地形延伸,地形隔开了双方大部分的接触,但其中也并不全是完全无法逾越的绝地。
由于这几天里水位继续下降,毁灭者渡河变得更加容易,每天都有大股毁灭者从对岸通过浮桥涌来,每晚浮桥崩塌的面积也越来越小,只要水位再降低一些,浮桥就将转化为“永固”的桥梁了!在大量支援抵达后,狭小的河滩阵地已经变得非常拥挤,就连少数雷达毁灭者也趁机渡过了河以便就近指挥军队。
寄生大军这边也在调兵遣将,从其他战区支援而来的部队沿着战线摆开布防,在加固阵地之余,也在频繁的用空袭和地面小股渗透的方式试探毁灭者战线的薄弱点,杀伤其兵力。三个抽调精锐寄生蚂蚁战士和强力寄生虫兽的机动兵团被组建,随时可以发起攻击。
看似大体平静的对峙战线背后,双方都在默默的积蓄实力,等待打破僵局的那一刻到来。
但这条战线上也只是大致平静,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小规模的交战几乎一刻不停。
掌握制空权的寄生飞虫们不会放过毁灭者过于密集的良机,用一次次空袭去消灭那些威胁极大的白腹毁灭者,甚至是被严密防护的雷达毁灭者。还真有一只雷达毁灭者在刚刚渡河后没有来得及进入隐蔽所,就被杀来的寄生飞虫以命换命咬死。此后雷达毁灭者的行迹就收敛了很多,暴露在地表时周边防护非常严密,就连匿迹多时的飞行毁灭者也出来巡航护驾。
寄生飞虫最主要的战果还是击杀了大量白腹毁灭者,这些白腹毁灭者都分散在众多毁灭者之中,但不可能像雷达毁灭者那样深居浅出,一旦暴露在寄生飞虫目光下,寄生飞虫就以不死不休的架势俯冲攻击。虽然寄生飞虫有着视野、高度和速度上的优势,但毕竟是直冲密密麻麻的毁灭者中间,为此付出的死伤也不少。
好在此前派出去扩充兵力的各支部队都有所收获,尤其是寄生飞虫得到了大批增援,附近的数座野蜂巢成为了最大的援军来源,让寄生大脑不必太过计较交换比,寄生蜂的蜂刺的杀伤力足以消灭任何被逮住的白腹毁灭者,白腹毁灭者的威胁被极大遏制!
与空中一边倒的情势不同,地面上,则是寄生大军和毁灭者双方互相试探。寄生大军的小分队大多只有百来只蚂蚁或十几只中小型虫兽的规模,可以避开雷达毁灭者的侦探,毁灭者的小分队规模也大致就是几十上百只,以一只或数只大毁灭者、巨毁灭者为核心,普通毁灭者拱卫。
由于战线绵长、地形复杂,给了小分队们伺机穿插突破的空间,但双方的防线也非常厚实,这些小分队即便钻过了第一线,也深入不了太远就会被发现,而且经常是双方穿插小分队同走一条路线迎头撞上,厮杀便在所难免。
在这种小规模战斗中,兵种的个体战斗力非常重要,普通的寄生生物和毁灭者基本都是炮灰,那些高大的战兽或大型巨型毁灭者则是可以以一当百的存在,宛若人类古典文学里的英雄单位,决定着一场场战斗的胜负和彼此的生死。
在这种斥候战、穿插战中,毁灭者占据了更大优势,因为强力寄生战兽大多被抽调去了机动部队,分配给这些小分队的最多也就是体型中小的一些猛虫,而毁灭者的兵力配置更像是随手撒沙石般的平均分配,小分队里强力兵种占比更高。
有时,一场小分队间的厮杀也会引来附近的援军干预,战斗规模迅速变大,甚至随时可能像导火索那样演变成大战。但其实,因为地形限制,大部分地方爆发的战斗容纳的总兵力都无法过万,因此双方也就是厮杀到一方败退后就默契地偃旗息鼓。
唯一足以支撑大战的地点,依然是蚁冢城堡及周边地方,无论是寄生大脑还是雷达毁灭者,其关注点也都集中在此处。
寄生大军的三支机动部队就布置在蚁冢城堡后方西北、正西、西南三个方向,毁灭者渡河部队总兵力的三分之二也集聚这个方向。诡异的是,相比其他战线上频繁的交战,这里的前线反而异常平静,双方之间连渗透、试探都很少进行,颇有默契,似乎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