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千千小说网>都市言情>药师仙踪> 第二百三十五章 药师法门现场问答(二更之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三十五章 药师法门现场问答(二更之一)(1 / 2)

没想到严子休的声音立即就传了过来:“一位女士问《药师经》的来历,据我了解是这样的。”

提问者身边的人非常惊讶,这里没有话筒,也没有广播喇叭,怎么严医生既能听到、也能把声音传递到、就好像坐在身边一样呢?

严子休继续讲道:“三千多年前,在古天竺国,释迦牟尼佛出兴于世。有一天,世尊带着弟子游化到了广严城,在一棵巨大的乐音树下止息,身边围绕着无量无边的天人。这时候,大智慧的文殊师利菩萨,观察到众生闻法的机缘成熟,从座而起,恭恭敬敬地请世尊演说与西方阿弥陀佛相类的诸佛名号、大愿以及殊胜功德。

“世尊赞叹文殊菩萨的大慈悲,应允开示了东方净琉璃世界药师琉璃光如来的本愿功德,以及如何修持药师法门。后人把这次法会的内容结集、传承至今,就是现在我们知道的《药师经》。本经全名是《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黄老先生起身提问:“严老师能不能给大家讲一讲这部经的经名?”

严子休赞道:“黄老哥问到点子上了。一部经的名字,就是一部经的精髓。上根利器之人,见到一部经的名字,就能通达整部经的义理。即便是钝根之人,常读整部经,也能逐渐领会经名的妙义。本经的经名分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药师琉璃光如来。这是东方琉璃世界佛的名号。药师代表慈悲,琉璃光代表智慧;如,代表真心自性;来,代表乘如实之道而来。每一尊佛都是通过修行慈悲与智慧而圆满自性,而彻证自性之后自然会流露慈悲和智慧来利益众生。

“第二部分,本愿,也就是根本愿望。所有的事情都是从本愿成就的,世界的本质就是愿力。修行也是,愿为先导,无愿不成。愿之所在,就是法之所在。本经主要讲述了药师佛在因地修行时发的十二微妙上愿。其实药师佛发过无量无边的大愿。

“第三部分,功德。通俗地讲,就是有什么实用效果。如果对大家的身心提升、对大家的生活和修行没有用,那学它干什么呢?

“第四部分,经。梵语修多罗,翻译为契经。上契实相之理,下契众生根器。另一个意思就是贯穿,就像一根丝线把花朵贯穿成花鬘,经,则是把章句贯穿为一个整体。还有一个意思是古今不变。实相不变,本愿不变,信得过,靠得住。”

很多人恍然,原来一部经的名字还有这么丰富深刻的含义。

严子休好像知道大家的想法,补充道:“没错,仅仅是一部经的名字,其实都可以用来修行。古人说,因名知法,因法起行,得解脱果。就是从名字领悟智慧,以智慧引导修行,以修行证得妙果。”

黄老先生听了非常欢喜,合掌致谢而坐。

武婉教授起身:“严老师刚才说到,世界的本质就是愿力。我想请教,诸佛的净土可以说是愿力所成,娑婆世界阎浮国土也是愿力所成吗?”看来她对经典有一定的研究。

“是的。愿力有两种,一种是自觉的清净愿力,充满智慧;一种是盲目的愿力。一般人只知道诸佛有愿力,不知道众生也有愿力。娑婆国土就是众生愿力交织而成,由于众生的愿力是无常的,所以娑婆国土也是无常的。”

武教授有些困惑:“不都是说众生只有业力吗?”

“业力就是盲目的愿力。”严子休微微一笑,“只要智慧一开,业力就能转为愿力。”

“业力就是盲目的愿力,能不能给举个例子?”武教授问道。

“我举两个例子。比如有的人,喜欢向父母讨好。如果要不到那个好,受到伤害,会远离父母一阵子。可伤势稍微痊愈,又去讨好父母。讨好吧不自在,不讨好吧不安心。反复折腾。这就是因为当事人的心里有个求认同的愿力在驱动。因为业力的表现是不由自主,所以这种行为表面看着像是业力,而究其本质还是潜藏心灵深处、未被看到的愿力。”

“再比如有的人,从小因为贫穷被人瞧不起,暗暗立志要活出一个样子给那些人看,让那些人知道他们看错人了。后来就一直努力奋斗,虽然通过打拼出人头地,证明成功了;但此人依然要强不已,最后把自己累得像狗一样。累,又不敢歇,还对自己这种奇怪的模式不理解。此人也是忘记了当年自己立的志。志,就是愿。”

第二个例子,可是触动了不少人。要知道这里是港岛,几乎人人都努力打拼,要做人上人。

很多人一听,自己搞得这么累,原来是证明给几个人看啊。真是太亏了。现在听了严医生几句话,就看清了驱动自己多年的模式,这讲座物超所值。

迷茫中的人,遇到向导,就会心生感恩。有些听众也是如此,对严医生油然生起感激之心。

武教授有些清晰了,追问道:“那这样的话,岂不是我们的心念一转,就把业力变成了愿力?”

“没错!当人们陷入小我时,万般皆由命、半点不由人。当人们回到共同体的原点时,一切法由我,自由又自在。从被动的必然王国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