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千年之后的后人评说,这是来自千年之后的夸赞啊!
李隆基胸中郁结的一团气散了许多。
幸好,幸好。
李隆基满心庆幸。
幸好他这辈子还不是全然昏庸,幸好他为政初期兢兢业业,勤勉执政,虚心纳谏。
对,虚心纳谏,天幕说了,他开创盛世与虚心纳谏有很大的关系。
他要牢牢记住!
还有救啊,有救。
李隆基此时将虚心纳谏牢牢记在心上。
不,他不仅仅要记在心上,还要写张大字贴在房中!
不够不够,尚且不够,他不仅仅要贴在房中,他还要将虚心纳谏四个字,就此刻在血肉里!从此,这四个字就将伴随他李隆基一生!
李隆基的四位兄弟在看到天幕之时,也如李隆基一般热泪盈眶。
老天,他们看到了什么?
兄友弟恭!
自从李隆基登基以后,他们便是日也担心,夜也担心呐。
自古皇帝登基之后猜忌兄弟之事便频频发生,他们这是把脑袋拴在裤腰带上,生怕什么时候就掉了。
他们自然是没有争夺皇位的心思,但若皇帝猜忌心重,他们全然无法,只能认栽。
但是现在天幕之上“兄友弟恭”四个大字给了他们一人一颗定心丸。
四个人激动互相握住了手:“好啊,好啊!”
“活下来啦!”
他们记得,那是保卫萝卜说的话。
【保卫萝卜:接楼上,他虽然对老婆孩子不咋地,但是对兄弟是真不错,那是出了名的兄友弟恭。】
天幕之上,保卫萝卜下面还在持续弹出。
【保卫萝卜:顺便普及一下,李隆基经常和兄弟们一起喝酒、打球,到郊外打猎,甚至玩斗鸡。加强感情联络自然是李隆基稳定政权的手段,但是这里边定然是掺杂不少的亲情的,不然李隆基大可找借口除掉他们。】
大哥宁王、二哥申王,还有两个弟弟歧王、薛王疯狂点头。
是是是,是的没错,陛下总要与他们进行团建联络感情。
他们眼眶之中涌出的是后怕之泪,也是庆幸之泪。
尤其是申王、歧王、薛王,眼泪更是汹涌。
大哥还好,大哥占着长子的名头,却疯狂将皇太子的位置让给陛下,能得陛下感念。
他们三个兄弟时时担心不如自己的哥哥得陛下喜欢,不得喜欢便罢了,他们就是怕引起猜忌啊!
他们喝酒担心醉到不省人事之后脑袋脖子分家,打马球担心打的不是球,打猎担心猎的不是物,斗鸡担心逗的不是鸡。
如今听到保卫萝卜说,陛下心中仍然惦记着兄弟情谊,一时之间又是庆幸又是感激,同时对李隆基更多了几分兄弟真心。
哦,这天幕保卫的哪里是萝卜,这保卫的是他们啊!
【保卫萝卜:他们兄弟几个才情都不错,不仅在一起谈论诗词歌赋,还会弹琴奏曲,甚至搞了个乐队。李隆基打鼓,他们兄弟有吹笛子的,还有弹琵琶的。】
兄弟几个深深赞同。
天幕夸他们了!
这天幕真好。
天幕没有像对待三弟那般给他们哥几个来个迎头痛击。
毕竟天幕上骂他们三弟/三哥是那样毫不留情。
大哥宁王附和道:“没错,我是那个吹笛子的。”
四弟歧王紧跟着道:“没错,我是那个弹琵琶的。”
【保卫萝卜:不过李隆基也对他们进行了生活监视,在兴庆宫周围给他们建造了宅子,然后在兴庆宫里建了一座高楼,花萼相辉之楼,意思是兄弟们像花朵的花瓣,交相辉映。他总会上高楼监视他们,帝王嘛,都是有猜忌之心的。】
嗯?监视?
刚刚觉得自己站起来的兄弟几个此时又萎了。
他们宽慰自己,嗨,不就是监视嘛。
帝王的猜忌之心,他们能理解的。
唉。
只是他们虽没有谋反之心,但被人监视的滋味,始终不是那么美妙。
【保卫萝卜:不过没关系,也没多久,我记得好像是开元二年,六七月份那会吧,这几个王爷都被放出城外了。其中宁王成器兼岐州刺史,申王成义兼豳州刺史,岐王范兼绛州刺史,薛王业兼同州刺史。】
【保卫萝卜:说是刺史,但是李隆基不让他们处理什么政务。这样一来,他们远离了朝堂,也就远离了政治中心。二来,担任刺史不负责政务,手中也就没什么权力,不用担心他们谋反。一箭双雕,挺好的。】
兄弟四个看着天幕眼睛不眨一下。
宁王:“保卫萝卜说什么?我被派去当岐州刺史?”
申王:“没错,我去当了豳州刺史。”
岐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