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千千小说网>都市言情>1980我的文艺时代> 第812章 轰动米国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812章 轰动米国(1 / 2)

十一月份匆匆而过,月末这一天,林为民收到了一份从米国寄来的包裹,里面是一本书和一封信。

书是《金陵大屠杀:被遗忘的二战浩劫》的样书,信是章纯如写的,感谢林为民在这部作品创作过程中给予的帮助。

林为民翻开书,除了序言和结语,全书被分成了两个部分共十个章节,第一部分的五个章节讲述的是章纯如的采访过程和对金陵大屠杀经过的还原,第二部分写的则是大屠杀后发生的事。

全文英文内容并不影响林为民的阅读,他仔细的阅读着书中的每一个字。尽管书中的很多内容他都了解,但当它们汇总到一部这样的著作中时,带给人的震撼还是无比强烈的。

这就好比后世所有人都知道抗战时期泥轰对中国犯下的侵略罪行,但当人们真正参观了金陵大屠杀死难者纪念馆时,还是会为之震撼、悲痛、愤怒。

距离产生美,距离也会淡化感受。

花了三天时间看完了书,林为民怀着沉重的心情拨通了章纯如的电话。

一上来,他并没有说客套话,而是直接问章纯如:“章女士,你这部作品我希望能引进到国内来。”

章纯如有些意外,解释道:“我这本书是写给米国人和那些不知道金陵大屠杀的外国人看的。”

“我知道你的初衷。其实一开始我跟你的想法是一样的,也觉得这是本写给外国人看的书。

可最近几天我仔细的阅读了这本书,我发现我忽略了一个问题,或者说是我进入了一个思维误区。

一直以来,国内都没有放松对抗战历史和金陵大屠杀的国民性普及,我们的孩子从上初中开始就接触这些东西。

可也正因为这样,我们才恰恰出现了问题。

因为我回忆我所接受到的教育,除了那些少人问津的历史学术研究资料、那些历史教科书上的知识和描写抗战时期的文艺作品,我所看到的关于那个年代真实记录却少之又少,专门讲述金陵大屠杀这个事件的著作更是少的可怜。

所以我觉得,十分有必要将伱这部作品引进到国内来,让国内的读者们也能看到。”

听林为民说完,章纯如理解了他的意思,说道:“我倒是没什么问题,这也是一件好事。”

“好,那就这么说定了。”

说完引进作品的事,章纯如说道:“林先生,谢谢你了。”

章纯如之前给林为民邮来的是《金陵大屠杀:被遗忘的二战浩劫》的样书,这本书现在还未在米国上市,但最近章纯如却发现了在一些米国知名的文学杂志和报纸上出现了她这部的广告和软文。

一开始她以为是出版社在帮她做宣传,可后来跟跟编辑聊起来才知道,出版社宣传是宣传了,但并不舍得花钱,宣传经费能覆盖的媒体远不如现在所展现的情况。

如果书已经上市了的话,章纯如可能会以为这是书本身造成的影响,可现在她的书还没上市呢?

带着一头雾水,章纯如打听到了几家媒体,才知道这些原来都是FSG出版社做的。

FSG出版社是米国文学界首屈一指的出版社,名气很大,但章纯如跟它并无交集,她立刻便联想到了FSG出版社曾经出版过林为民的多部。

虽然并没有跟FSG出版社确认过,但章纯如心中肯定这应该都是林为民在背后出力。

“跟你所做的事比起来,这些只是些微不足道的帮助而已。”林为民说道。

见林为民没有否认,章纯如再次对他表示感谢。

“感谢的话就不必说了。有些话我要提醒你,你的这部书出版之后很可能会引起一些泥轰右翼势力的攻击,你一定要有所防备。”

“谢谢,我会注意的。”

林为民听出章纯如似乎没有意识到这件事可能给她造成的影响,但也不好再劝说,毕竟事情还没有发生。

“如果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可以随时联系我。”

林为民又叮嘱了一句,才挂断了电话。

与章纯如沟通过后,林为民就《金陵大屠杀:被遗忘的二战浩劫》的引进专门开了个会,要求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尽快完成的译审编校工作。

为了一本书的引进单独开会,还是社长主持,这种重视程度在国文社并不多见。

大家一开始并不理解但在看到了《金陵大屠杀:被遗忘的二战浩劫》的书稿之后就明白了。

这样一部讲述抗战时期中国人苦难历史的书,外国都出版了,中国怎么能不出版呢?

国文社对此,责无旁贷。

在国文社紧锣密鼓的筹划着《金陵大屠杀:被遗忘的二战浩劫》的国内出版时,这本书已经在米国上市。

章纯如在米国并没有什么名气,在《金》之前,她曾在米国出版过《中国飞弹之父——钱学森之谜》受到了一些好评,但也仅限于小范围内。

但《金》出版后的情况却与当初章纯如第一本书《中》的遭遇迥然不同,受惠于作品出版前的宣传攻势,这本书登陆米国各大书店之后,被摆到了书架最显眼的位置上。

不少进书店选购图书的读者一眼就可以看到它,有读者拿起书翻开来,发现了有林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