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75章 安静之三(2 / 4)

公司的焦虑去国外顶尖学府读博的学生,在读博的学生焦虑那些去大公司年薪百万的学生。就像高考考到750就是最好,他们不清楚自己现在的人生有没有达到最好的分数。

他们觉得自己是木桶,一条木头短了,所有水都会漏出。没有标准是最可怕的标准,他们只能想方设法地看周围的人在做什么。最可怕的事就是同龄人突然在一个他们之前没注意到的领域做出了成绩。于是他们又一窝蜂地去做,否则这就将成为另一部分人凌驾于他们之上的优点——说不定哪天,它就会起到作用,让他们在某个筛选里被筛下去。

比如社团活动,比如数学建模大赛,比如校团委活动,比如科研,比如实习。所以到底为什么要做呢,只是因为别人做了,是这样的。

大公司和顶尖学府的反馈也是这样的。无论国内外。所有人的简历都越来越漂亮。这于是说明了,他们的担心好像也不无道理:只要差了一点点,就会被社会抛下,万劫不复。越是优秀,就越害怕失败。

有时候事实也是这样:你毕业,进大公司,月薪三万,以为自己是成功人士。贷款500万,买一套房,月供一万五。这房必须买在好学区,否则孩子上不了好小学。后来裁员了,你为了不被裁员加班,猝死。贷款断供,你的父母捧着你的骨灰盒,和房子的拍卖信。有时候生活确实就是这么脆弱。还好,易晚的父母都不要他了——这听起来有点黑色幽默。只有想到叔叔婶婶,易晚会有点愧疚,叔叔婶婶在他上大学后发生了新的变化,他们仿佛认为易晚作为一个本科生能在最好大学的招生处也呼风唤雨,一定能找到好办法把堂弟也送进来——或者,至少能给堂弟介绍好工作。

所以易晚得有好工作。

易晚只想这一部分。他不想人际交往、人脉之类的。易晚一直都感受不到这部分。虽然他知道这也是很多人焦虑的源泉:大学是个好平台,人脉总会有用的,所以谁我都得认识,万一之后用得上呢?

班主任也找易晚谈过几次话。她也很关心易晚,是真切的关心,但不是关心他的学术。她说:“领导力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很重要的。尤其,你还是这样好的学校里的学生。你不能老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领导力是什么,是领导学科向前发展的能力吗。班主任于是说:“你不懂,现在社会的任何地方,都需要全才。”

而且你要领导的是社会,让社会走向将来。

能被用分数量化打分的,全项满分的全才。

班主任的劝告是起了一点作用的。易晚走累了,在操场边坐下,呆呆地看着跑步的国防生。他想起班主任以前劝告他,所以他第一个学期开始,选了很多数学相关的选修课。不过直到最后,易晚才发现一件事:决定教授能不能留在学校里的考核不包括教学指标。甚至有教授一上课,就先用三节课讲述自己的生平吹牛,然后开始用蛊惑人心的语气宣传自己的实验室。

但易晚还是大三了。而且成绩很好,按照学校20%的保研率,易晚可以保研,至于保研专硕、学硕还是直博,都随他的愿。学校现在担忧人才流出的现象,鼓励直博,很多教授们也乐得收下一个月薪2000的,每天晚上11点才能离开实验室的高智商苦力。

还有的教授没钱,养不起博士。

易晚的手机响了,是一个大一的学妹,问他愿不愿意和她一起参加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看来学妹还没听说过易晚怪人的名头,还想邀请易晚当队长。易晚回复说:“你不是学传媒的么。”

学妹说:“大家都在参加啊!”

易晚问:“为什么要找我。”

学妹说:“学长,我擅长写作论文。另一个师兄擅长编程,你擅长算法。我们一定要拿到O奖。”

O奖,最高奖项。但学传媒的,为什么必须要来参加这些比赛呢。

易晚拒绝了。拒绝完之后他又发呆,想自己可能真的是缺乏领导力。而且这时易晚想起来班主任非要为他安排这一串心理咨询的原因了。

他的室友跳楼了,从图书馆九楼,一跃而下,高高降落,粉身碎骨。学校每年有约定俗成的“学生自\/杀指标”,不能超过X个。他的室友是第X个,主任们于是人心惶惶,绝不能让X+1出现。

班主任觉得易晚很可能是第X+1。

其实易晚大概知道他室友跳楼的原因。室友被顶掉了本校保研的名额,因为一些“素质拓展”。后来,他寻求其他学校的保研机会。他刚刚以为稳住,对面就发邮件,说对不起有另一个学生,携带7篇sci超越了他,(大概率学一代)这名额给不了他了。一下子从第一档学校掉到三档都没有保底,室友家境不好,父母都指着他毕业后就能给家里买房,他一时想不开就跳了楼。

其实老师想多了。易晚的精神状态很安静。他现在被一名大牛教授收作未来的博士,实际上跟着大牛教授手下的一个小老板(同实验室的老师)干活。数院里到处都是蹭时代热度的机器学习,(而且大部分都只是在调参数)易晚想做纯数学,只有这个实验室在做这个。这对于他来说,已经非常好了。

而且大牛很慷慨。他让易晚尽早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