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千千小说网>其他类型>大清第一作家> 121、有生之年系列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121、有生之年系列(1 / 4)

礼部之下最新设立的印铸局,下设下设文牍、庶务、发行等(1),朝廷官方的铸字、排版及印刷皆在此完成。

胤禟悄悄告诉胤禩:“上一世可没有设这地方,要不是八哥搅合了一池浑水,让民间著作层出不穷,朝中也不会将管理文牍提上日程了,汗阿玛在位时可没有重视过这一块儿。”

不仅汗阿玛不重视,上一世之后继位的老四也没有捣鼓过印铸局,这不是话本百花齐放,著作层出不穷吗?

胤禩道:“印铸局的诞生,非我一人之力,而是水到渠成之结果,有了这么一个机构其实是好事,至少汗阿玛的政令并没有将百花齐放的局面一竿子打死。”

最简单粗暴的管理方式其实是一刀切,彻底遏制,大清早年有这样的趋势,不过近些年,似乎是人们被倾城的反复折腾够呛,文官骂都快骂得麻木了,也没见皇上拿八贝勒怎么样,即使总是被禁足、关家门,可八贝勒日子过得有多潇洒,谁还不知道是皇上纵容的结果?

初初设立,礼部印铸局的官员官职并不高,也没有找朝中德高望重的老臣来坐镇,印铸局之中的官员平均年龄,是礼部各司之中最年轻的一批。

这也就造成了,得知八贝勒要在刊登优秀文章新报上连载《大秦传奇》,印铸局的官员们竟有半数以上是看过倾城著作的,其中没有看过的人也在同僚们的推荐下去翻起了倾城的话本,如今有了正儿八经的催更机会,印铸局专门派了一位小官,就负责盯着胤禩要稿子。

那位小官名叫张大有,原本是国子监助教,专搞文书工作的,年轻有为,本该前途无量,却做了一件憨事。在他担任殿试受卷官时,上书请奏康熙“科举考法不好,有许多弊端”,一下子将文官们得罪了,还让康熙很没面子。

康熙一瞅,这憨子能力不错,性子有待磨练,便将其贬官,让原本仕途坦荡的张大有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挫折,印铸局新成立后,张大有得以有机会受到提拔上来,却只是做了一名在印铸局混混的小官。

刚开始来要稿子的时候,胤禩见张大有面貌端正,文齐彬彬,很有好感,遂干脆地将已经写成的两章都给了他。

这里写到了始皇废分封建郡县,统一天下以后,便要治理了。

其中的治理举措,无一不标志着“大一统集权”思想,秦始皇不再是秦王,而是秦皇,自称由寡人也变为了朕!

文字的统一,度量衡的规范,长城的建设,各地道路的修建,一桩桩一件件从乱象到集中规整,天下从分裂七国的状况融合在一起,得以提前看到前两章的印铸局官员们一饱眼福。

一千九百多年前的古人智慧,是多么厉害,先人的统一思想,影响着千秋万代的后人们。

最开始,胤禩给的很干脆,写到后来,写到了秦时社会风貌,写到百姓在苛政之下被压抑到极致的民怨,写到秦法严苛,诛连之残酷,写着写着,他就卡文了……

那感觉,就跟十月怀胎后难产了似的。

毕竟吹了始皇那么久,要开始转变笔锋发刀子,胤禩一时没有调整过来。

白天跟着汗阿玛忙正事,晚上回家后用时间苦思冥想,胤禩长吁短叹,对郭络罗氏道“《大秦传奇》,又难产了。”

郭络罗氏乐了:“爷对自己的话本,就像看待孩子似的。”

胤禩既然决定要写下去,定要精益求精,绝不会因为写不出而敷衍了事。

于是删删改改,终于将剧情推到了“儒者反对,始皇震怒。”

在今人看来的正确无比的政令,在当时受到了文人的大肆攻歼。

分封制在当时并不被人们认同,他们认为建郡县制是违背祖制。他们认为修建道路是劳民伤财。若有天灾出现,更能定为始皇无德,天降责罚。而始皇之子公子扶苏,也反对他的政令,这使得始皇的怒意更盛。

这一章节看得人血气上涌,恨不得冲过去大骂那些儒生,公子扶苏的反对更令带入了始皇视角的看客们恨铁不成钢。

始皇便是在这样的社会舆论情况下,被民间的反对者大肆宣扬,暴秦、暴君的名声坐实了,骂他的人恨他的人比比皆是,六国余孽意图复国,暗中潜伏。而楚国后人项氏化作百姓混入人群时,那位年轻人看着始皇的车架远去,回到家中对身边人道“叔父,终有一日,我也会像他那么风光。”

那位年轻人,便是未来的西楚霸王项羽!

《阿房宫赋》听说过吗?

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戍卒叫,函谷举!

楚人一炬,可怜焦土!(2)

所有熟读史书之人都知道,始皇死后,一切犹如大厦将倾,大秦基业在二世昏庸之下毁于一旦,而继承秦二世之位的公子胡亥,将兄弟、姐妹都杀了个干净。

倾城终于不再掩饰自己的险恶用心,将明晃晃的刀剑露了出来,直逼看客们的小心脏。

偏偏他断章还断的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