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的内层特地增加了许多吸收回音的材料,且每个房间里都有安装了专门的抗震固定带,但灾难突然发生的时候,大家根本来不及做出准备。
立体回响的嗡嗡嗡声尖锐地在整个空间中回荡,地震传递而来的共振让许多人如遭电击般,心脏骤然加速,鼻血瞬间喷了出来,放眼望去,无数人都痛苦地抱着头倒地翻滚着。
不同于外面的世界,众人是自由地立足在大地之上,所以当大地震发生的时候,他们只承受了来自正下方,也就是大地传达而来的震感。
实际上,当大地震发生的时候,假设傅晚宁他们他们这些外界的人,有足够的时间,可以提前做好准备乘坐在热气球中的话,利用这个方法躲开各种建筑物以及地裂,那么除了无处不在的次声波攻击之外,他们将遭受到的大地震影响并不会太大。
无论如何,空中肯定是最安全的存在。
但深埋在地下的末世之城,在大地震发生的时候,其承受的震感,却直接来自于四面八方各个方位。
这还不是重点,重点是,此时的他们,是密闭地处在一个坚不可摧的“容器”,即末世之城当中。
这些四面八方传来的震感与立体能量,甚至包括次声波,将穿透整个末世之城,甚至会在城中不断地回荡加强,形成各种共振。
就好比是一面巨大的鼓。
在鼓里面放入一个人,再拼命地敲起鼓的那种感觉。
站在鼓外的时候,尚且没办法将耳朵贴紧正在被用力锤击的鼓面,更何况,当鼓被混乱敲响的时候,人正处于“鼓”中央呢?
灾难发生的那一瞬间,末世之城俨然就成了那一面“鼓”,而这三百万精英,就是巨鼓中的人。
大地震就好像是无数把巨大沉重的鼓锤,毫不留情地从四面八方拼命撞击着这一面“鼓”。
这对于“鼓”当中的人来说,是一场致命的灾难!
进末世之城三年多了,这三年多来,他们一直过着安稳且充实的日子。
这一座密封的城堡虽然深埋在地底下见不得光,但并不影响它在每个人心中的地位。
这是水星史上最杰出,最伟大的设计。
这是人类文明最后的诺亚方舟,这是水星最后的伊甸园。
实际上,末世之城这项研究,早在很久以前就开启了。
一直以来,联邦政权中心班子里,始终有人坚信,波塞冬预言是真的,人类将会在未来的某一天,迎来世界末日的降临。
为了应对世界末日,上一任联邦理事会会议长,就特别成立了一个末日调研规划小组,专门研制各种高科技抗灾材料。
其中,就包括了末世之城的规划设计。
这项计划实施的二十几年来,屡次中断、废除、又重启,虽然磕磕绊绊,但也算小有所成。
直到陆老先生以一个令人出乎意料的方式,证实了末世将至的消息,希曜联邦才真的第一次重视起世界末日来。
他们紧急抽调了大量的精尖人才进入末日研究规划小组中,给予大量的经济、政策支持。
哪怕高温天灾真的如约而至了,他们也是将更多的精力,花在末世之城的研究规划当中,而不是放在抗灾救援当中。
所以,末世初期,众人才会一边有人不断感慨“联邦的科技发展得真快”,一边有人绝望哭喊“为什么联邦救援的速度这么慢,我们是不是被放弃了”。
事实上,他们的哭喊是正确的。
在希曜联邦中心政权的想法中,当灾难已成事实无法逆转无法战胜的时候,他们能选择的最正确的做法,不应该是处理眼前的哭喊,而是为人类的繁衍,做更长远的打算和考虑。
国民当然不能不管,但火种的留存,才是重中之重。
一切就如他们计划的一般顺利施行着。
联邦内top级的高端人才很快都被以各种名义征调入京都中心,由中心出面,为他们安排了各种关于末日生存的研究课题。
让他们用自己的知识为联邦出力的同时,也将他们重点保护了起来。
京都中心再将挑选人才的政策下达到各个州市当中,最后传达到各基地,无数身强体壮的人开始意气风发地坐上了开往京都的皮卡,奔赴他们以为的美好未来。
这些人,组成了搭建末世之城的最佳劳动力。
三年多的时间,几千万联邦青壮年24小时三班倒的高强度建设,末世之城终于完美诞生了。
再后来,便是高温的猝然结束,以及凛冬极寒的到来。
还好,这一次他们赶上了。
他们终于有了退路。
希曜联邦“薪火计划”顺利进行,所有获得了入场名额的成员,安然有序地退入了末世之城。
末世之城开启了遁地模式,将人类的文明与火种,尽皆封存在一层又一层的大地底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