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长大这件事, 玄烨比沈菡更有体会
——最近朝上的汉官又在吵吵太子出阁读书的事。
从十七年吵吵到现在,只要玄烨一天不令太子出阁,他们隔三差五就要冒出来提这件事, 玄烨简直烦不胜烦。
他盯着这封奏请太子出阁的折子看了半晌,最后扔到案上, 未做批示。
这件事他已经拖了七年,如今太子已经渐渐长成, 确实不好再拖下去,他得想个法子解决它。
让太子出阁,可以, 举行仪式就是。
但,这并不代表什么。
玄烨是绝不会放任太子落入汉官之手的。
三藩战后,虽然玄烨对外的态度一直是想要‘与民更始’‘以昭维新’,看似准备修改朝廷的体制和大政方针。
但其实他并没有做什么本质上的举措——当年的很多政策, 不过是平叛需要,只为收拢汉人忠心。
玄烨从始至终都记得一点——爱新觉罗是满洲血统, 是他们满人打下了汉人的江山。
不管满洲对外如何缘饰汉化, 倡导儒学,对内却绝不能遗忘了祖宗的传统, 任由汉学侵袭。
他们学习它, 只是为了统治它。
而太子,是国之储君, 关系着大清国祚传承。
虽然当时他不顾祖训, 毅然采纳汉制立了皇太子,但那只是为了稳固人心的应时之举。
不过现在看来,保成既聪慧伶俐,又勤奋好学, 实有储君风范,选他为继承人当是不错的。
玄烨既然对太子寄予厚望,自然要亲手培育他成才,确保他能够继承自己的意志和精神,坐稳江山。
——但这个江山,是满人的江山,不是汉人的江山。
他大煽崇儒之风,是为了继承中原之正朔,而不是传承中原之正朔。
胤礽,必须是,也只能是满洲的太子,不能成为汉人的太子。
玄烨吩咐顾问行:“去无逸斋跟太子说,下午的拉弓加一百二十下,晚上朕会去看他的国语功课。”
“是。”
……
沈菡完全不知道自己随意的一句话,竟会让玄烨联想到太子,继而想到前朝的烦心事。
她的一腔心思最近都放在日渐敏感多思的四阿哥身上。
随着几位阿哥年纪渐大,兄弟之间的关系显然无法再像小时候一般纯粹,其中肯定会逐渐掺杂一些‘只可意会,难以言传’的因素。
沈菡一直担心的问题,也随着她单独伴驾入住畅春园,逐渐显露出来。
她单独和胤禛谈心,先在他面前摆上大大小小好几碟小零食后,看他吃了几个,才小心道:“最近在道和堂读书......可是和兄弟们有些不愉快?”
胤禛刚才突然被额娘塞了一手点心还有些不明所以,听到这话才反应过来,摇头道:“没有,额娘别担心,我们都好着呢。”
沈菡有些不信,昨天还信誓旦旦地觉得儿子不会藏着掖着,今天这就不和她说了。
胤禛见额娘的样子好像有些难过,想了想又道:“额娘,我们兄弟多,在一起吵吵闹闹的很正常,就算有什么不痛快的,我们自己都会解决的,很快就过去了,您别多想。”
胤禛从懂事起,就一直是‘宠冠六宫的德妃娘娘’的亲生子,打小儿面临的处境就比其他兄弟更加复杂。
平民百姓家的兄弟姐妹,有时为了几块糖,几个玩具尚且难免会争执,引起摩擦。
何况皇家。
就是和他关系挺好的三哥,有时候也会冒出几句酸话,胤禛早就习惯了。
大哥那话是有些突然,胤禛昨天有点儿难受,但回过头来想想,其实也没什么。
如果换他身处大哥的位子上,也很难没想法吧。
胤禛:“额娘,您放心,这些事我自会处理的。”
沈菡:“......”
哎呀,儿子突然这么有小大人的样子,当妈妈的真是既欣慰又有点伤感呐。
沈菡握着他的手:“那,以你的意思,是觉得搬过去比较好吗?”
胤禛点头:“顾先生给我们讲‘不患寡而患不均’,我与弟弟整日住在阿玛的寝殿里,连太子哥哥都没有这样的优待。这么显眼,自然会招人嫉妒,天长日久的,肯定还会引来别的麻烦。”说不定还会连累额娘。
不过是个住处,其实住哪都一样。
胤禛实在不愿因为这个给额娘惹来是非,也不想阿玛为难。
沈菡心中一叹:“你说得对,之前是额娘考虑不周了,既然如此,额娘让人给你们收拾行李,明天就搬过去吧。”
胤禛点头:“额娘别难过,我和弟弟每天都会回来给您请安的。”
沈菡也算不上难过,早晚都有这一天,何况原本在宫里的时候,四阿哥就已经搬去东所住了。
只不过突然一家人又要分开了,多少有点儿失落罢了。
她拉着胤禛细细地嘱咐他,到了那边都要注意些什么。
沈菡:“你夜里睡前少喝水,要不然老起夜会睡不好。吃饭也不要老紧着酸辣的菜吃,你自己那个肚子受不了不说,小六见了也馋,你们俩都还太小,吃多了坏肚子以